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义刑事政策视角下的刑事政策横向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
严励,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参见王牧:《犯罪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3页。
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参见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前引
前引,第105页。
参见刘仁文:《刑事政策初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2页。
参见谢望原、张小虎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报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136页。
前引,第56—57页。
参见杨春洗:《刑事政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9页。
参见梁根林、张立章主编:《刑事一体化的本体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11页。
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
参见前引。刘仁文教授将刑事执行政策分为监禁刑的执行政策、社区刑的执行政策、死刑和死缓的执行政策,参见前引,第77—83页。
前引,第307—312页。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许福生将犯罪者处遇分为机构内处遇和社区处遇,机构内处遇是指将犯罪人或犯罪嫌疑人强制拘禁于一定处所进行处置。狭义的机构内处遇包括监狱、少年矫正学校(少年辅育院)、保安处分处所。参见许福生:《刑事政策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本文主要指监狱内的监禁刑执行政策。
前引,第78页。
累进处遇制度、分类处遇制度、开放式处遇制度的论述,参见王平:《中国监狱改革的基本构想》,载前引,第430—453页。
监狱行刑悖论是储槐植和王平教授的观点。
行刑社会化的论述,参见冯卫国:《行刑社会化视野中的中国行刑改革》,载前引,第454—472页。
参见前引许福生书,第369页。
参见白田甜:《社区矫正制度的本土化问题》,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政策专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0—737页。
前引
韩轶:《刑罚目的的建构与实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参见黄芳、黄河:《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与国内法的协调》,载前引,第266页。 前引,第454—523页。
前引许福生书,第413页。
前引许福生书,第416页。
唐钧主编:《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
马克昌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前引,第390—391页。
前引,第106—107页。
前引,第391页。
前引,第88页。
前引,第53页。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前引,第53页。
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梁根林:《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1页。
前引,第61页。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8页。
前引,第392页。
前引,第50页。
前引,第391页。
张甘妹:《刑事政策》,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页。
陈显荣、李正典:《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443页。
王牧教授把这三类称为社会预防措施,而没有直接称为社会预防政策。参见前引,第394页。
冯树梁主编:《中国预防犯罪方略》,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84—85页。
前引,第153—157页。
这里是指主要预防主体,其还可以分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劳动组织、事业单位等的预防;组织预防和个人预防等等。笔者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预防尤为重要。
谢安山、严 励主编:《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辞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前引,第440页。
法国学者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认为,刑事政策的对象为“偏离规范的行为”,偏离规范的行为包括越轨行为和犯罪。偏离正常性的精神病人、外国人等对公共秩序构成威胁的行为称为越轨行为,偏离规范性或违反禁令,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被界定为刑法意义或非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参见前引,第41页。
杰克·道格拉斯、弗兰西斯·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朱欣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5页。
前引,第9—13页。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7页。
前引,第313页。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406页。
王牧主编:《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13页。
以上关于犯罪预防的论述参见前引;前引冯树梁主编书;宋浩波主编:《犯罪学理论研究综述》,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参见前引,第438—439页。
参见前引,第440—441页。
C.巴博斯霍洛夫:《刑事政策的基础》,刘向文译,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徐景峰主编:《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领域活动与文献纵览》,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前引,第73—108页。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