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之犯罪原因的研究中,文化冲突理论能够揭示在特定社会场景之中隶属于未成年人群体的犯罪亚文化,并分析特定犯罪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冲突和对立;而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之犯罪原因就蕴藏于这种文化冲突之中。具体来说,文化冲突理论所提供的分析路径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文化冲突理论关注特定文化冲突所发生的社会场景,并以该种社会场景下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为深入分析的基础。特定的犯罪亚文化及其与主文化的冲突就发生于上述特定社会的场景中。第二,文化冲突理论注重犯罪亚文化研究,在特定场景中梳理与整合出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定犯罪亚文化。第三,文化冲突理论强调对主文化与犯罪亚文化之冲突的研究,在文化冲突中体察和揭示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规律。
二、场景: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根据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总上网人数为9400万,18岁以下的网民占总数的16.4%”。当前,未成年人在网络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以及通过网络浏览色情文献、图片和视频的现象十分严重。互联网络中的暴力、色情、反动等垃圾信息时刻威胁着我国上千万未成年网民的精神健康,潜移默化地影响、腐蚀与控制未成年人的心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诱发未成年人实施自杀、卖淫、不正当性行为等社会病态行为和越轨行为,甚至促使未成年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刑事犯罪。
在文化冲突的视角下,分析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之原因,首先需要体察和整合特定犯罪亚文化及特定文化冲突所发生的社会场景。我们认为,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构成了文化冲突发生的社会场景。
“生活方式包括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组织与规范以及人的交往活动这三个最基本要素,生活方式本质是一种交往方式,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社会的组织和规范中进行交往的典型方式。”[4]可以说,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既是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形成的场景,也是犯罪亚文化与主文化冲突的场景。体察该种生活方式有助于把握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社会文化规律和原因。这种生活方式主要由下图展示:①【略】
①本图表的形成深受由韦恩·莫里森所著《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第429页图表的启发,在此向作者及译者表示感谢。
该图是未成年人生活方式的场景展示,它由以未成年人为核心的数个同心圆组成,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第一个圆为未成年人本身,第二个圆主要显示未成年人交往的对象,第三个圆是指未成年人与交往对象发生交往的生活场景,第四个圆展示了作为标准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即保护、制约未成年人生活与行为的社会因素,这些社会因素以法律、道德规范等为表现形式。同时,每个圆本身就是移动的,我们能够动态地理解未成年人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该图可以成为分析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关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