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事
――评James Bacchus的大作Trade and Freedom
杨国华
【关键词】知人论事
【全文】
这是一部充满知识、文化、思想、信仰、使命感和执行力的著作。
――题记
我们周围的人士,似乎大多有知识而无文化。他们都有专业知识,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但对文学、历史、哲学所知甚少,对音乐、艺术没什么兴趣;他们都是专家,但缺乏人文素养。而在有知识又有文化的少数人中,有思想者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他们虽然很儒雅,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却没有自己独立的分析与判断,没有自己的观点,往往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偶然遇到知识文化思想三者兼俱者,却往往沦为愤世嫉俗。的确,如果你有一双慧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和人生,很容易变得灰心丧气,甚至悲观绝望。能有明确的信念,相信上苍给自己的短暂人生赋予了一种使命,并且坚定地执行这种使命者,实在是凤毛麟角了。读者诸君,请放下这篇文字,环顾一下四周,或者回忆一下过去,知识、文化、思想、信仰、使命感和执行力六者全备者,你又见过几人?
然而,我却知道这样一个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认识了James Bacchus,读到了他的大作Trade and Freedom。
和他的交往是非常初步、简单的。2003年9月,“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上诉开庭在日内瓦WTO总部举行,他是上诉庭三人小组的主席,我则代表中国发言。该案是中国在WTO的第一起案件,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也是他最后一次开庭审理案件。对他的印象是既严厉又幽默,有大法官的自信。时隔六年,2009年9月,他以律师身份访问我们单位,我代表单位接待,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随后我参加了一所大学为他组织的晚宴和演讲。这六年期间,读过他写的一些文章,其中关于上诉注意事项的“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死亡之谜”令我拍案叫绝,进而萌发了翻译他的著作Trade and Freedom的念头,甚至为此都落实了版权及合作者。最近几个月,我逐字逐句读完了这本煌煌511页的大作,在书前书后页眉页脚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感想、批注。
阅读的过程是愉快的,并且经常心潮澎湃。
他爱读书,并且爱读老书。一个阴雨绵绵的星期日下午,他在日内瓦的一家名曰“书虫”(Bookworm)的旧书店,从长霉的“哲学类”书架的顶部,发现了《从奥古斯都到查理曼的欧洲道德史》(History of European Morals from Augustus to Charlemagne),作者叫W.E.H. Lecky。他坦白地说,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个人,但对这位19世纪哲学家提出的“圈子”(circle)理论却颇为赞赏。Lecky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爱心的能量很低,仅倾向于自我,而道德的作用,正是为了扭转这个趋势;从人类历史看,爱心曾经仅局限于家庭,随后这个圈子扩大到种族,继而国家,继而国家的联盟,继而全人类,最后体现在人类与动物世界的交往中。James Bacchus(大家都叫他Jim)的理解是:我们都生活在圈子中,而圈子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方寸:圈子越大,生命越宽,因为圈子越大,我们对他人关注的范围就越广,就更加伸张真实人类的道德。Jim说,作为WTO这个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成员,自己在国际法边界的前排拥有一个座位。他对国际法边界的思考是:国际法的真正边界并非法律的边界,而是超越法律之人类道德的边界,是我们对人类责任的边界;我们人类同情心之圈子的界线,才是国际法的真正边界,因为正是这些界线最终决定了我们所真正认同并尊重的法律的边界,从而成为我们愿意维护并执行的法律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