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规定,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而如何界定“犯罪情节轻微”与“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目前法学界的通说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与“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处罚”是适用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要件,除具备后一条件外,还必须在犯罪情节轻微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考虑适用不起诉。也即是说,人民检察院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以及一贯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在确实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为有利时,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1}P321这种观点也被司法实务界所接受,这极大地压缩了酌定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空间。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实际包含的是两种非刑罚化的情况:一是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二是刑法总则、分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应当或可以免除刑罚的。“犯罪情节轻微”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要件,而是“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修饰与限定语,“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与“免除刑罚”尽管法律后果相同,但两者的含义并不一致。刑法中规定的免除处罚的情节均有明确、具体的原因与事由,且罪行轻微亦是免除刑罚的应有之意,不需再额外强调,惟有第37条使用了“犯罪情节轻微”这样抽象的表述,对此应理解为虽然不具有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但是由于其他酌定情节的影响,也不需要对犯罪分子实际判刑的,{2}P481这实质上是独立的关于酌定免予刑事处罚的规定。此外,法条的表述也能反映两者之间差别,如果依照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就是指免于处罚的情形,那么“不需要判处刑罚”之后的“或者免于刑罚”的规定就显得十分多余。{3}P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