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在今后2年间,中国将新增1亿通过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而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人数已达3亿〔www.zsnews.cn/news/2011/02/25/1647643.shtml 2011-6-29 - 百度快照〕
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随便在网上注册一个名字,不管是真实姓名,还是虚拟符号,都可以将自己的事或所关注的事,发在网络上。人们对国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什么看法,也包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或批评、建议,用不着谁批准,坐在家里,随便在哪一个网站的论坛上,敲打键盘,就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意见直接表达出来。
由于我国现在互联网上还没有实行实名制,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用任何符号代表自己,从而大大减少了遭受打击报复的几率。因此,在网络上,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犯罪分子,都会成为网民评论的对象。
过去是当官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现在不同了,不管你是市委书记,还是省长、部长,你的所作所为,都可能成为公众评论的对象。某一件事做不好,就会引来潮水般的评论。也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如果你不会处理,可能就会因此而丢官。也有的会被“人肉搜索”,从而发现其有某种犯罪的嫌疑。
这一切归功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最大限度地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鼓励公民给党和政府提批评建议。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网络时代,民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早在多年前,温家宝总理就开始从网上了解民意,并多次通过网络,回答网民的问题。2010年2月27日,在全国两会前,温总理再次来新华网作客,说他每天晚上打开的网站,首先是新华网。
一个大国的总理,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而且还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其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可以说为我们各级领导关注网络舆情带了个好头。
一些具有政治眼光的省、市领导干部,也在百忙之中,或开通博客、微博,或提供平台,与网民互动,了解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听取网民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如有的省委书记在网上与网友“会面拍砖”。有的省委书记约见部分网民,征集地区发展的“民间智慧”。领导各级与广大网民在线互动,等等一切,都成为网民传颂的佳话。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民在线交流。胡锦涛由此被网民授予“中国一号网民”的称号。当年年底,胡锦涛亦被众网友评选为年度“最受欢迎的嘉宾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