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要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引导网络舆情 并从网络舆情中寻找案件线索(上)
滑力加;梁群;贾志新
【关键词】检察机关;应对;引导;网络舆情
【全文】
引言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自由发表观点的重要渠道,在这种背景下,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任何官方即使有动用权力封锁此类新闻事件的心和胆,也没有封锁此类新闻事件的术和力。网络舆论通常能反映多数民众的良知,表达正义,“同情弱者”在通常情况下就是良知和正义的体现,任何机关都不能无视网络舆论;当然,对网络舆论也需要加以引导,防止情绪化,防止“多数人暴政”,民主需要法治制约,民众激情需要法律规则、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去中和,我们应尽可能营造一个司法与舆论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 ——摘自《人民网》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而后,迅猛发展的第四媒体,任何一个忽视、轻视网络和网络舆情的人或是政府,最终都将被时代淘汰。
在互联网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报纸、广播和电视台的宣传。《宪法》虽然明确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的权利,但由于报纸、广播、电视严格的审查制度,民众的意见一般很难出现在这些媒体之中。即使有一些,其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当某些公民在受到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侵害后,他们的基本渠道不是上访,就是信访。由于信访和上访基本上都是个人单独行为,事情再大,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因此,一些政府官员对待这些信访或上访者,不但不重视,有的人甚至于还对上访或信访者采取打击报复的激烈手段,甚至于口出狂言:你爱上哪告,就去哪告。最终还是要转到我这来。
然而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普及,上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到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短短16年,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5月,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上海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人数将从目前的4亿多增加到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