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留有余地”的质疑
如前所述,“唯一性”标准要求对案件关键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结论唯一的地步。如果对主要事实的证明达不到结论唯一,实际上就成为证据不足的疑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对疑案的处理规定了疑罪从无原则:“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留有余地”这一处理疑案的潜规则。所谓“留有余地”,是指法官为了防止放纵犯罪,并迫于被害人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在明知有的案件有疑点未能排除的情况下放弃“疑罪从无”原则,仍然判决被告人有罪,但又不判死刑,而留有余地地判死缓、无期或有期徒刑。正是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导致了冤案错案的发生,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就是这种做法所形成的冤案。司法实践证明“留有余地”的做法只能防止错杀,却不能防止错判。因此,有必要厘清“留有余地”的界限。刑事案件在定罪证据存疑的情况下,不能留有余地,而应当作出无罪判决;留有余地只能在量刑时因证据存疑而作较轻的处罚。也就是说,我们要遵循的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判断原则应当是:有罪无罪存疑作无罪处理;量刑轻重存疑作轻罪处理。
事实上,“留有余地”造成的一些冤案错案只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现才得以平反,而多数的冤案错案的判决继续在维持着。这种情况不仅使蒙冤者不能昭雪,而且使真凶逍遥法外。为此,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应当对那些当时采取“留有余地”而被判刑而后来又申诉不断的案件主动重新审查,坚决按疑罪从无原则纠错改判,不要等到那些“被害人”活着回来或真凶落网,再被动地给这些蒙冤者平反。应当承认,“不枉不纵”只是我们办案中争取实现的一个目标,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案件都能做到。当主要事实在法定办案期限内不能查明时,就面临着不枉与不纵之间的价值冲突问题。二者不得而兼时,只能按照疑罪从无原则处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案件错判,以保障和维护人权。
【作者简介】
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注释】转引自《陈光中文选》(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3页。
前引。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修订版),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资治通鉴》,则天后天授二年九月,乙亥,“杀歧州刺史云弘嗣”注。
松尾浩也:《日本
刑事诉讼法》(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陈光中等:《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6页。
胡康生、李福成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转引自罗书臻:《王胜俊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议上要求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大审判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办案质量效率效果》,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1月7日。
如笔者主编的教材中曾指出“在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和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关键问题上,必须做到确定性、唯一性,否则就可能发生冤案错案。”陈光中主编:《
刑事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在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认定犯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特别是影响定罪的关键证据存在疑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得出唯一结论的,就应当坚决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裁判标准,果断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转引自陈永辉:《肖扬在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刑事审判队伍素质》,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1月9日。
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页。
乔恩·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395页。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理查德·梅:《刑事证据》,王丽、李贵方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7-78页。
如《布莱克法律辞典》对“排除合理怀疑的解释”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是达到‘道德上的确定性’的证明,是符合陪审团的判断和确信的证明。作为理性的人,陪审团成员在根据有关指控犯罪是由被告人实施的证据进行推理时,如此确信以致不可能做出其他合理的结论。”参见Bryan A. Garner ed.,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2004,p.1294.
Victor v. Nebraska,114 S. Ct. 1239,1243 (1994).
布莱恩·福斯特:《司法错误论—性质、来源和救济》,刘静坤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