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二元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以及大量人口流动迁移为标志的社会转型,带来了多发、凸显、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建立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伴随单位体制变化、户籍制度改革、就业方式变化等因素,社会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脱离于单位体制之外,转为“社会人”,如失业人员、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待安置的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自由职业者等。另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二元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也带来了诸如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一些矛盾和纠纷无法合理解决时,甚至会酿成社会危机。如何运用灵活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网络,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使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社会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经之路:服务、多元、参与、法治
(一)管理理念:变管控为服务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突出了以人民群众为重的“服务观”。传统视角下,仅从管控的角度解决问题,让群众被动接受、被迫服从,不仅政策执行成本高、效果差,还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的触发点。而把服务融入管理中,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顺应了社会管理发展的潮流,意味着社会管理最终的目的不是僵硬刚性的社会控制,而是通过柔性的服务理念,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这也就找到了社会管理安身立命的依托。
(二)管理主体:变唯一为多元
传统观点上,政府管理长期以来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计划经济时期尤为如此,政府以全能的姿态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存在“政府失灵”的状况。有效的社会管理主体应该是多元一体型,这种管理主体框架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等构成,在准确界定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在彼此联系、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形成整体的合力。
(三)管理格局:变全能为参与
社会管理就像一个大舞台,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却不是“全能”的。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不断分化,随着社会事务日益复杂,政府没有力量再用全能型思路来进行社会管理,而应该动员社会多元力量、多元主体来共同参与,更加强调分工协作,更加注重社会自治,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参与式管理格局,即: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现代社会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