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对魏敦友“新道统”论的评议

对魏敦友“新道统”论的评议



——2010年12月20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座谈会上的讲演

谢晖


【关键词】“新道统”论
【全文】
  

  各位同学、尊敬的童之伟教授:


  

  大家下午好!


  

  刚才魏敦友教授讲了他的新道统观,我想,肯定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对我也是一样。我原先准备要应和魏敦友教授的讲题,谈谈《道统与法治》这样一个题目。但由于时间有限,更兼之刚才听了魏教授的报告,有所感想,所以,我就以评论魏教授讲演的形式,一来给他提出几点问题并请教,二来谈谈我本人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道统的界定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个词是我国两大主干学术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共用的一个词。举凡道路、道理、道统、道德等等,都和道字相关联。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范畴,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曾著专书,阐明道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但是,魏老师在今天的报告中,虽然讲了那么多新颖的观点和思想,但对这个讲题的基础性概念——道统究竟是什么,并没有给出专门的、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说明,我认为这是个遗憾,是需要进一步加以论述和补充的方面。


  

  如果要让我做一个简要的回答,我认为,要理解道统,必须从人类作为精神现象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理解。人类所面对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和精神现象相关,精神现象是人类参与世界的基本方式,因为精神现象的参与,人便成了对象世界的构成性因素,而不仅仅是和对象世界相对立的主客体关系。所以,要理解人类的活动,必须要借助精神现象。中午和俞吾金教授一起聊天,他在谈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时,认为后者是一种倒退,只讲自然,看不到精神参与的影子,他为了反对神对自然的精神影响,在倒洗澡水的时候,连人类精神现象的这种参与也倒掉了。


  

  正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精神参与过程,所以,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涉及精神问题。在西方,至少自从柏拉图以来,在哲学上对精神现象的关注就是一个常态。到了近代,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的存在主义、加达默尔的解释学以及哈贝马斯的对话论等等,都很清晰地呈现出一种对精神现象和精神参与的特别关注。


  

  如果不关注人类交往的精神因素和精神现象,那么,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达,也不过是一个经济动物,对世界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最近,美国有一些学者就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表言论认为,即便经济上是如此,但中国在文化上对世界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在1988年的一次学术讲座中,一位日本研究专家对日本的评价,他认为日本虽然经济上很强大,但它最多是一个“经济动物”。当时我24岁,对“经济动物”这一概念没理解透。直到后来,才有更深的理解:那就是如果人的交往行为不能体现出一种精神现象,那么,这种交往行为就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