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致辞
——修辞学的和反思社会学的视角
苏力
【摘要】基于大学校园致辞个体经验的总结、反思,在广义修辞学传统中,本文主要从致辞者的视角切入当代中国的校园致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力求研究的结论和启发的一般性。本文指出,致辞是仪式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不在说教,而是凝聚人心,创造和增强归宿感。就此而言,致辞要求集中关注参与者的情感和理性诉求,但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这种社区型与致辞的传播公众性有难以调解的内在矛盾。致辞者必须在理解自身的身份的基础上恪守职责。本文还针对致辞的选题、特定性和超越性、致辞的聆听和阅读效果之分歧以及致辞的现场表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也是一篇关于致辞反思社会学研究。
【关键词】大学致辞
【全文】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里尔克[[1]]
一.问题的界定
主要基于当院长时致辞的经验,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当今中国大学里的致辞。
致辞是典礼仪式的一部分,依附于典礼仪式,服从典礼仪式的功能要求:凝聚人心,创造、重申或增强集体感、归宿感和责任感。用儒家关于祭祀的话来说,大致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
如果典礼仪式特别隆重、庄严,激动人心,致辞对于大多数参与者就不太重要。60周年国庆庆典,北京奥运开幕式,致辞没几个人记得;激动人心且难以忘怀的是令人肃然的阅兵方队,是万众欢呼中点燃奥运主火炬。事实上,许多,特别是初民社会的,典礼仪式就看不到或很少致辞之类的活动;[3]致辞这种典礼仪式上的现象,不仅与语言文字发达的社会相伴——还令人容易想到,可能与科层化治理体制的社会有关。
只是,很多时候,在大学校园,在诸如入学或毕业或院校庆典这样的场合,受时间、金钱等资源的制约,致辞可能成了典礼仪式的最核心部分。致辞成了唤起参与者的情感认同、实现仪式社会功能的基本和主要的手段。如何才能令致辞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问题绝不仅仅是“讲个话”,也不是致辞者如何清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必须根据典礼的性质和要求,致辞的特点,充分考虑可能影响致辞效果的相关因素,找到可行的说服方式,让参与者听进去,获得他们的智识和情感认同。这就涉及到古希腊传统的修辞学。[4]
着重号暗示了对修辞有不同理解。一种相对狭窄的理解,今天中国人习惯分享的,认为修辞主要有关文字表达,即为达意传情而调整适用语词;[5]因此导致了修辞学研究集中关注修辞的方法和手段。[6]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集中关注的则是公共场合的演说;关心表达手段,也关心——特别是柏拉图[7]——表达的内容的真假对错问题,更关心表达对听众的实际影响,关心现场演说的整体实在效果。这个传统,注重研究演说者、受众[8]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关注其他可能影响交流效果的重要变量。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
本文选择广义的修辞学视角分析当代中国大学里的致辞问题。不是因为迷信西学传统,主要因为狭义修辞学实在无法涵盖致辞的研究。致辞要演说,面对公众,往往涉及公众关心的问题,[9]因此不仅仅是狭义修辞侧重的情意表达手段,也不仅仅是致辞文本的撰写问题。仅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不仅未必改善交流,有时还会令受众疑虑重重。因为自古以来一直都有老子说的“美言不信”的问题。[10]
不少人寄以厚望的说真话,坦诚交流,也不一定保证交流的有效。[11]这只是对表达者提出的个人伦理要求。即使不讨论如何检验并强制言说真诚这样的操作问题,也不讨论真话是否通向或链接真理和善良这类伦理问题,[12]真话也无法保证听众接受。孩子就常常感到父母的叮嘱是唠叨;许多真话甚至更令人无法接受;在涉及信念的问题上,人们的经验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不争论”。[13]所有这一切都要求,讨论致辞的修辞,必须走出遣词造句,必须关注文本之外影响或可能影响致辞有效性的其他变量。
不只是开放,本文也有限定。首先是,只研究大学里的致辞。致辞只是公共演说中的一种;不同的公共演说,修辞问题也不同,需要分别研究。集中关注大学致辞,地盘小了,却可能深入;由此获得的经验则可能有助于理解和研究其他公共演说中的修辞。
对研究视角也有限定。不是从置身其外的旁观者、研究者甚或典礼致辞的听众的视角,而主要是从致辞者——更具体地说是从院校长的角度,基于经验和体验,研究致辞中的修辞问题。即使考察受众,也是致辞者眼中的,而不是研究者眼中的,受众。因为,即使面对同一致辞,致辞者,与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其他受众,遇到的修辞问题也完全不同。致辞者是当下的行动者,他不仅创造致辞的文本(当自己撰稿时),他还要创造致辞的表达。致辞还往往源自致辞者对特定群体的职责,是公务。而由于这种职责,在一段时间内,致辞者很可能得在时空不同但性质类似的场合多次致辞,思想或内容可以重复,表达却不能太多重复,尽管这不是一个有实在奖惩支撑的强硬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典礼仪式的参与者、其他受众甚或通常的修辞学家很难,甚至是无法体会的。
却也因为这些,注定了本文不只是一位修辞学外行对修辞常识的重复。换个角度看,或许可以说,这也是关于大学致辞的一个反思社会学研究,一个参与性观察的经验研究。
二.受众
说话看人,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在今天大学的致辞实践中,这方面还是常常出问题。大学里的致辞通常以师生为受众;但这个受众并不标准化。可能面对的是新生,也可能是毕业生;有时还有本科生、研究生的区分;校友周年聚会或院校庆,则可能面对校友、各类嘉宾和领导;祝贺外院/校庆典,受众则是外校/院的师生;如果是学术会议开幕词,则面对众多学者。如今致辞还可能,并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广泛流传,潜在受众就更广了。如果不顾致辞的具体受众,致辞必定缺乏针对性。而一旦“目中无人”,一份抽象看来还不错的致辞,就可能与典礼仪式的要求不符,与现场受众特别是听众的预期不符,因此是糟糕的致辞。许多致辞之所以令人无动于衷,其实都与此有关。
例如,新生入学时,许多院校长都告诫学生刻苦学习;毕业时,法学院长往往告诫毕业生信守法治,追求公平正义,说些法律人的天职之类的话。当然没错。但这些话,在我看来,不是说给学生听的,更多是说给社会公众听的。就拿毕业告诫来说,如果这些话真的重要,院校长一定早就说了,或早该说了;等到毕业之际才说,或重复,貌似语重心长,但如果不证明其昨天的失职,就只证明了其此刻的失语。
这类要求在我看来还更多是伪装的职业要求,因为难道商人、记者或普通市民就可以不追求公平正义了?每个普通人都向往公平正义,尽管具体界定可能很不同,甚至有冲突。而如果是人人向往,又真的需要叮嘱吗——有几个父母叮嘱孩子“吃饭”的(这还不等于叮嘱“好好吃饭”)?再说了,今天中国法学院大部分毕业生最终并不从事狭义的法律职业,另一方面,所有职业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广义的法律。因此,这类告诫有点无的放矢;不管有意无意,实际都更多是公关,其功能就是向社会宣传推销自己(致辞者、法学、法学院或法律职业)多么有职业追求,多么有社会关怀。而一旦致辞着眼点在公关,就一定冲淡了毕业生理应获得的关注。你不关心我,我又为什么要关心你呢?受众自然会如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