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道德的救赎

道德的救赎


宏斌云


【关键词】道德;救赎
【全文】
  

  道德不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还是灵魂的问题。道德的救赎,其实就是对于灵魂的救赎。


  

  不短的一个时期里,大搞法制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建立起来了,基本的司法体制也建立起来了,依法行政也被高调强调。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做法,是用法律来解决各种的社会问题,可以被理解为是法律的救赎。法律救赎,与道德救赎对应。


  

  法律的确立、发展、完善,带来了社会经济的不小变化,环眼四周即可看到不小的进步。但是,也看到了,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是不少的。而这些问题是如此顽固,无法去除掉,弄得大家都苦恼,心情不佳。对此,就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了,这是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反思。


  

  前段时间,刑法作了修改,醉驾入刑。已经有人因为醉驾被定罪量刑。在其中,一个案件显得另样,与同类型案件不太一样,这就是高晓松醉驾案。在一审判决拘役六个月之后,高晓松即表示放弃上诉,愿作义工。


  

  放弃上诉,愿作义工。这是高晓松对于其醉驾行为的态度,也是他的一种道德反应。


  

  放弃上诉。在刑事案件中,对于一个被告人来说,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他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是有权提起上诉的。并不得因其上诉而加大对他的惩处。但是,这只是法律的规定,对于当事人来说,他可以行使这一程序性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这一程序性的权利。在这里,高晓松选择了放弃上诉,明确表示对于一审拘役六个月判决的服从。这一作法,与其说是对于一审判决的服从,我们更愿意认为这是高晓松对于道德的尊重,是其道德信念对其醉驾行为的反思及反应,是其道德信念对于罪责承担的服从。对于高晓松放弃上诉这一行为的解读,一是他对于司法的服从,更还是对于道德的服从。并且,应该更加明显看到,其不提起上诉,更是其道德信念决定了的。


  

  愿作义工。法律的救赎,其作用是巨大的。一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建立起来了,但是道德信念沦丧了、淡薄了,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没有灵魂和主心骨的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法律和道德是社会上的二足,特别是意识形态上的两个要素。并且,道德是法律的灵魂。没有道德为基础、起支撑的法律,就是空壳似的法律。空壳法律的作用大为值得怀疑,空壳法律不为人真心遵守、真心尊敬。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信念充足起来之后,道德信念对于法律的帮助是很大的,这时的法律才有了活的灵魂,这样的法律才是活着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才是为老百姓真心认可、真心尊敬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才是我们要的法律。回到这段文字最前面的那四个字,愿做义工。这不是法院判决的内容,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判决。可以说,愿做义工,这是一个道德的判决,是一个信仰道德者对于自己的道德判决。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