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监察吏治的主张。有关监察吏治的思想,韩非曾有过全面论述:“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言不督乎用则邪说当上。……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辨不留朝。任事者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7](P·330)即主张通过监察与考课的手段,严厉督促官吏尽职尽责。汉承秦制,汉朝初期的思想家、理论家在继承韩非思想的同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曾经提出:“(君主)柔远和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8](P·218)否则,“朝廷不备,难以言治,左右不正,难以化远。”[9](P·238)监察吏治的思想与约束君权的思想都是官箴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执掌中央与地方各项权力的官僚贵族集团,产生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极易激起民众的反抗。为此,以往各个朝代都主张借助秦汉思想家的理论观点,对各级官吏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以期澄清吏治,求得统治的长治久安。可见,官箴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智慧的结晶,法律实践的丰富成果,具有深刻的哲学底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官箴文化的历史演变与阶段性特征
1.肇始时期与基本特征。从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物两方面看,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以甲骨金文为表现形式的“箴言”与“箴铭”,它的出现说明官箴的文化形态开始萌发。周初武王时以纣王暴政亡国丧身为鉴,于君权专制的条件下,最初产生了自我约束的机制,即鼓励臣民进献箴言,实行纳谏与自我克制,以免误国与丧国。由此产生了第一部箴言的汇集与编纂——《虞箴》。即《左传·襄公四年》所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6](P·1933)从西周至东周的春秋战国,官箴文化具有了专制君权条件下有限度地箴谏君王的特征。
2.形成时期与基本特征。由战国至秦朝时期,由于封建的统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具有官属文化性质的官箴文化也进入了形成时期。秦代出土文物《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强调:“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韱(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10](P·280)显然是帝王针对各级官吏而下达的官箴内容,并为各级官吏所严格遵守。此时的官箴文化具有帝王箴示群臣的明鲜特征,在此期间也有李斯上奏《谏逐客令》一文,最终劝阻秦王收回《逐客令》,但这种现象是个别的,也只有身为宰相的李斯才能谏止王命的下颁[11](P·285),并不具有普遍性。
3.确立时期与基本特征。汉唐是官箴文化的确立时期。汉代先后制定了数十种官箴书,如《司空箴》、《尚书箴》、《延尉箴》等均为帝王箴示臣僚的内容(《全唐文》卷四十一)。唐初太宗以《百字敕》箴示群臣:“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闲却是非之口。”唐玄宗作《令长新戒》一篇,说:“与之革故,政在维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先为富,惠恤于贫。无大无小,必躬必亲,责躬劝农,其惟在勤。”(《全唐文》卷四十一)同样是皇帝告诫臣僚的箴言。与此同时,由于接受亡隋的教训,汉唐两代都注重臣僚对君权的制约以防国败身亡。以唐为例,贞观初,太宗即位,直(值)中书省张蕴古上《大宝箴》,“讽帝以民畏未怀,其词挺切”。唐太宗欣然接受,升其任大理丞之职[12](P·600)。唐宪宗崇尚武功,经常游猎,身为吏部郎中的柳公绰进奏《太医箴》,强调:“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心静乐行,体和道全。”受到宪宗赞许,被提升为御史中丞[13](P·518)。可见,因借鉴前朝败亡教训,这一时期的官箴文化带有君臣互箴的鲜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