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民主逻辑

  

  在分析了上述的意识性的民主内涵之后,接下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导致这种意识性的民主的生成。本文认为这种意识性的民主只能在决定其内涵的经济条件下生成,而这种条件只能是市场经济。借鉴福山的“民主的终极”的理论,我们可以联想如果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最后一种经济形态的话,那么民主也倒符合历史的终结理论。但是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会发生另外一种经济形态,在物质资料极大发展的情况下人类对各种需求便会降低,只会留下一种非物质的需求,那样的话社会个体便会成为一种“自由人”。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是经济形态决定人性的话,这样一种假设倒也合理。即社会个体摆脱了物质的需求则会表现更高的需求。但是不能否认人类的动物性是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的,只能是逐渐被文明所覆盖。


  

  而在市场经济下,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在某些程度上超出以往任何社会形态,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在社会个体对利益的追求之下便会形成一种如何使国家只能扮演一种消极角色。于是形成了有限政府,在社会层面上便会更加重视个体的财产权,为了保护个体的财产权,便会创造各种制度来保障其,如代表制度,宪政,分权制衡,司法独立等等。


  

  而在个体的意识里,民主的生成则是经济形态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在唯物史观的理解中,对于普遍对物质需求的个体来说,物质是维持和发展个体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摆脱了物质需要的个体便是虚幻的,因此上升到国家层面便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最本质的便是意识层面的反映。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基础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因此民主的意识也是不同的。首先,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即亚当·斯密模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便是在自由模式下的政府毫无任何干涉的经济形态,这样对社会个体的作用是不同于发展到后来的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在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下,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社会个体对民主的理解即垄断资本形成下的意识性的民主也是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


  

  所以,要理解唯物史观的真正的科学性,就必须抓住人的需求和整体意识这两类范畴,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在经济决定下以需求为主要目的个体所组成的社会中的运行态势。并且,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下民主的生成逻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民主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民主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可以通过观察人类不同的社会形态而得出在何种情况下民主是有必要的,而在何种情况下民主是虚幻的。再者,通过把握人类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比较市场经济是否是人类历史过程中的最后一环,探讨市场经济之后是否会有其他的经济形式,就可以得出民主是否是人类社会的终结,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在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是否会有更加高处于民主的某种对国家体制,社会建构形成决定影响的整体意识。正如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它们必然处于这种土壤为它们提供的范围之内”。用真理去认识未知,用真理去反思过去,将是永恒的话题。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