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民主逻辑


  首先,是人的需要与人性的关系。


  


  其次,是整体意识与国家制度的关系。

  从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脉络去探讨,则涉及到在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即人性的本质的问题。而笔者认为在政治哲学中关于人性恶还是善则是根据的侧重点提出的,而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问题。就是说,恶或者善则是中国语境中的词语内涵,而不包含任何褒义贬义的色彩。比如,人性善就是说当个体置于各种选择之前,其首要的选择便是道德原则而非物质利益。人性恶便是说当个体面临各种选择之时,将“自己的需要”即使自己获得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将人类的缺点即人类的动物性作为不可回避的一个方面。而马克思的上述阐述对人的讨论便是倾向于人性恶的,这是长期以来忽视的重大问题。人们往往认为马克思对人的定性止于共产主义的“自由人”的摆脱了物质需求的乌托邦式的个体,而往往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却没有从深层次探讨具体的社会个体在经济下的本质问题。而第二个问题便是整体意识。这是从另外一个反面理解唯物史观。认为经济体制和模式表现在个体上面时便会出现社会成员集体的统一的类似意识。当然,这种社会成员必须是有着共同的经济地位。即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占用情况,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情况,这种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对各种因素的看法和评价。这样可以很好地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的需要,对物质的需要表现在社会过程中便是经济地位,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另外一种理解便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社会成员整体意识的影响。其实这种理解应该是真正的唯物史观的精髓,在马克思之后,发达资本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将这种理解继续发展下来,运用于对社会的观察之中。比如上世纪60年代法国的左派思潮运动,就是社会成员在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用下逐渐产生了一种“异化”的整体意识,使社会成员逐渐被物质束缚起来,丧失了对精神的需要,而这种”异化“不仅仅表现在社会宏观层面,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力是持久的。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有价值的应该是上述的这两方面。在下文中,将运用这两个概念去探讨市场经济下的作为意识层面的民主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二


  

  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去考察市场经济与民主的关系,首先必须从内在把握民主的内涵。因为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术语并不是在市场经济下才出现的。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成了保障民主实现的条件,使民主从学术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社会的普遍法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