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兹提出的“领域客观性”是更有启发性的标准。他列举了如下7个条件来判断在一个领域中是否可以形成客观知识:(a)知识可能性条件:该领域中的命题表达的是一种知识,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b)可错性条件:该领域中“被认为是”(seeming)与“是”(being)是不同的,“被认为是”的命题并不等于其真实地反映了世界的实际情况。(c)认识上的客观性是可能的:人们可以对该领域中的事物做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判断。(d)相关性条件:存在事实或者其他的因素作为理由支持该领域中的思想,使我们相信这些思想为真,或者为假。(e)独立性条件:该领域中的思想必须是以独立于思想外的实体(reality)为目标的,思想的真值也是独立于思想本身而被决定的。(f)单数实体条件:该领域中的所有思想都是关于一个共同的实体的。(g)非理性是可能的:上述条件并不能充分且必要地描述所有的“客观领域”的条件,所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排除或者遗漏某些命题。[28]123-127
这里我们仅仅强调可错性条件,该条件意味着在客观领域中可以展开理性辩论。根据拉兹可错性条件,自然领域、法律领域、审美领域都具有“领域客观性”,在这些领域人们都诉诸各种标准进行对错的论辩与争论。而诸如口味这样的领域,则很少出现激烈的争论,更多被认为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偏好领域(当然,在美食家之间口味之争也具有客观性价值,这是由于美食学这一客观领域与口味交叉所致。)。
当然,自然科学与法学研究都属于客观领域不意味着两种研究要采取同一种方法。自然种类的概念分析要借助科学方法,而法律的概念分析要聚焦于法律的规范性功能(参见第六节)。德沃金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法律的概念分析与自然种类的概念分析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但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法律的DNA是离题万里的。[3]10
五、反思平衡
所谓“反思平衡”是指我们要对法律概念理论和“自明的”法律典型情形均做出调整,相互修正,最终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29]24-247一方面,我们拥有很多普遍的法律理论,如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哈特的规则的实践理论、德沃金的解释的法律概念;另一方面,我们拥有很多对法律的具体信念,如法律总是伴随着强制、法律具有权威性、法律具有规范性、法律具有相对明确的界限、法律是人造物等等。在反思平衡中,有些理论由于不能说明很多根深蒂固的关于法律的具体信念,而被认为是不合格的。例如,奥斯丁的理论无法说明法律的规范性,将法律混同于纯粹的暴力。在反思平衡中,很多根深蒂固的具体信念也会经过理论反思而放弃,例如,在实践中,法律与暴力如影相随,但是法律并不与强制有必然联系,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以独特的方式为公众行为提供指引,这种指引成立只需要诉诸理由,而无须诉诸强制。[13]157-161
(一)反思平衡与前几种性质的联系
首先,反思平衡是“从典型情形着手”的延续。我们前面讲到,法律概念分析一般是从法律的典型情形入手,发展出一种理论来说明典型情形所蕴含的原理。这些典型情形一方面是磨砺理论的磐石,另一方面也可因充分的理论而放弃,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反思平衡的过程。
其次,反思平衡是处理必然特征之经验维度的适当方法。前面讲到,像“法律”这样的通名也具有严格指示性,即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指向具有特定结构或具有特定特征的对象。但是,与专名不同,通名的严格指示性依赖于经验研究,是非极端的严格指示性。例如,水的必然特征就依赖于分子化学的研究成果,法律必然特征的发现有赖于了解法律在政治道德中具有的独特功能。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法律理论,都是人类信念之网的一部分,其真值依赖于信念之网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必然特征的发现要依赖于理论与具体信念之间的反思平衡。
最后,反思平衡与理论疑难高度相关。概念分析以解决理论疑难为目标,反思平衡之“平衡”是要达到理论与具体信念之间的恰当关系,其实质是使得理论疑难不再困扰我们。
(二)整体主义:反思平衡的哲学基础
反思平衡的哲学基础是哲学上的整体主义。我们可以命题真值为切入点来了解整体主义。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科学命题的真值取决于相关事实,即相关的实验结果。
但是,整体主义认为情况没有这么简单,科学命题的证明依赖于对相关实验结果的观察,但观察也是认知的一种。我们之所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的生理学知识和光学知识,这些知识本身也是科学命题。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命题之间有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并非分别由事实来证实。蒯因认为,人类的认知之网像一块织物一样,其整体与经验世界相接触,而非像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的那样,某些命题能够得到事实的证明,其他命题建立在这些基本的命题之上。他提出:(1)命题的真依赖于信念之网的整体,信念之网通过变动自己的部分命题来适应经验世界,以实现对经验世界的更好解释。(2)某些命题比另外一些命题在信念之网中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例如:逻辑命题、概念命题、经验观察命题,这些命题更不容易被推翻。(3)信念之网中没有什么命题是不能被推翻的,甚至可以改变逻辑规则中的排中律来保留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蒯因的比喻更为形象:人类的知识就像一幢房屋,但我们不能说地基支撑了整幢房子,而要说是房子的整体支撑了地基。假如遇到强烈的地震,房倒屋塌,地基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