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达和论证方式
除了清晰的思路和先进的研究进路,为了揭开婚姻制度的神秘面纱,苏力在文字表达和论证方式上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首先,不同于常见的全篇充斥了大量法言法语的法学论文,文中的词语通俗易懂,在质朴中寻智慧。苏力努力将一些普遍流行的俗话、俗语或俗事都纳入到理论分析之中。比如,在文章第4自然段论证婚姻不仅仅是性和爱情那部分,他枚举了民间流传的“脚踏两只船”、“老婆是别人的好”这些俗话俗语,并提到了克林顿性丑闻这件当时人们茶余饭后最爱谈论的国际八卦。这种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而且还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忘记作者作为法学家的天然权威性,更容易从内心深处接纳作者的观点;同时让读者领悟到学术并不是令作为下里巴人的大众敬而远之的阳春白雪,学术就扎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次,苏力极好地把握了语言的分寸。该文的语调平易近人,没有法学理论文章惯于体现的绝对真理之化身的盛气凌人的姿态,全文几乎见不到“应当”、“必须”这样的命令性语词,而是使用诸如“如果一定要较真”、“有时也许……” 这类语气较为温和的词语。这并非是因为苏力对自己的观点不自信,而是通过这种表面上的退让来限定观点的适用范围,使其更加精准,不给对手留下反驳的空间。事实上,不说过头话不是要求我们在表面上摆出一幅谦逊的姿态,而是因为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错误。正是这种有节制、有分寸的表达方式,才使文字更有力量。苏力充分同情和理解对立观点,承认对立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例如在注释2中,苏力提到如果对“婚姻制度应当以爱情为基础”这句话作恰当的理解,这话其实并不错。一般来说,写作是在同别人对话。该文颇具论战色彩。苏力不断地和自我论战,假想出各种对立观点,在辩论中淋漓尽致地展示思想的路径,哪怕是它可能误入的歧途,也统统不放过,正是这种全方位的思考增加了其观点的可信度。比如在第13自然段中,“这个假定当然可以质疑……但有意义的质疑必须基于特定语境……我只是说,在农耕社会或狩猎社会中……女性相对于男性,由于她们的生理特点,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便如此,这也只是一般……例如前中国女篮队员郑海霞就比绝大多数男子更高更壮。”
再次,苏力深谙读者反应理论和接受美学的意旨,在写作该文时,很注意受众的切身感受,与此同时还坚持了自己的法律理念。他竭力去和处于各个利益群体之中的读者沟通,用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和理论打动人。由于在婚姻制度这个问题上,女性和男性存在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利益差异,而苏力作为男性,他尽最大可能地克服这种性别障碍,竭力地去理解和关怀女性。“丈夫的成就和地位——不仅是财产——往往是‘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例如妇女就业难、特别是下岗再就业难,很有可能这种福利在城市地区也会逐步弱化;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妇女有可能在经济上、事业上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她们对于男子的经济依赖有可能被迫增加。” 特别是“被迫”二字,突显了当代中国妇女的百般无奈。另外,作为成年男子,他以过来人的经验,去体谅青年男子的苦楚。“如果想离就离,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对青年男子的性爱剥夺。”还有,在该文的末尾部分,他提到当时参与
婚姻法讨论的大多是知识分子,尤以中青年的男性为多,因此讨论的视野和立场有着天然瑕疵,这会引起读者的共鸣。长期以来,学术与实际生活的剥离,大众(尤其是做实务的人),对学术已经很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