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斜向府际关系的立足基点
斜向府际关系立足并尊重当前格局,科学合理地吐故纳新从而使行政系统循环往复并保持活力。
斜向府际关系建构在公义基础上,实现了府际关系的柔性处理。公平正义之基本组织化理念是世代相传的、长期的公平合作系统的社会理念。[7]美国各州之间并未产生诸多争端,通过不断地妥协与协调获得发展;如每州两名参议员和按照人口比例确定众议员,这种方式维持了各州利益的平衡。
宪法明晰联邦和州的权责,使得府际协调有了法律依据;联邦最高法院用违宪审查权协调各级府际争议,保障不偏不倚。中国缺乏立法、司法、行政权限的明晰界定,只有不断创设发展才能稳定局面。斜向府际关系在法治框架下理清脉络,破解科层制的协调困境。立足公平的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更易实现,譬如在油气、矿藏及其他资源开发方面,适当放权抑或让当地民众获益,激发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热情以提高效能。
斜向府际关系需要中央和地方之间明晰权限。各级政府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不同的角色中权衡定位,这就需要在法律上规定各级政府的责任与使命。斜向府际关系由多元行政主体组成网络体系,在不触动本质的情况下尊重各行政主体的利益,营造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互动平台。等级森严的政府难以自主协调,斜向府际关系则超越级别并搭桥牵线。譬如煤监局在中央层面归安监总局领导,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煤监局从上至下实行垂直管理,安监总局则对地方安监局履行业务指导权,地方上的煤监局与安监局形成各为其主甚至彼此冲突的悖论,只能从斜向关系来阐释。实际上中央部门垂直管辖的国税局、海关、煤监局、检验检疫局、通信管理局、气象局等,当地政府也召集统筹而并不避讳;若属于驻地机关的职能范畴则拍板决定,若不是则与其上级交涉协调。这种斜向府际关系符合耗散和非均衡理论,促进了信息交流和提高了行政效率。斜向府际关系的增长点在于,随着与外国政府交流的增多,国内的行政级别衡量早已失效,即便是国内省级政府与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的关系,也早已不是行政级别所能阐释,立足斜向府际关系进而消除行政级别差异将是大势所趋。
斜向府际关系采取有进有出的动态协调机制。秉承价值中立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和重视协商,达成稳定而非专断的一致协议。[8]通过吸纳与排除从而达到交替更新,政府、社团乃至民众形成资源共享网络;保护弱势方的利益,约束行政权力而不与民争利,履行公共服务责任而非推卸给市场;重提行政科学对公正关注,约束侵害公共利益的害群之马。英美等国的部门级别和协调措施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各部职能差别很大,重要的部门首长与总统组成内层内阁。英国部长分为阁员部长和非阁员部长;按等级高低分为核心内阁部长、一般内阁部长、不人阁的大臣、国务部长和低级部长;部长的权力依部长等级和主管事务而不同。[9]英美政府官员并不以行政级别为衡定目标,从斜向视闭研究将会开辟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