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读《包公案》

读《包公案》


戴洪斌


【全文】
  
  手边有一本明朝人编的小说集《包公案》,那是一本公案故事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侦探故事集(也包括了判案),说的全是包公破案、平反昭雪的事。

  
  法制建设了这么多年,个人也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法律工作,最近再来看这类公案故事,感受就有所不同,甚至有了一点诧异、异样。特别是社会进化了,人的观念随之进化,对这类过去的公案故事也就有了新的认识。

  
  看这类公案故事,内心感觉就是过瘾,里面贯穿了曲折情节、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特别是作为中国人更是能从其中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快也哉!

  
  但以这几年逐渐深入人心的观念来说,这些公案故事里表现出的一些做法、指导思想却不再为现代人接受了。但自己也知道,因为时代的不同,思想、做法自然也是不同的。

  
  试着分析一二,如下:

  
  1.重刑伺候

  
  众多的公案故事里,包公以及其他的办案官员在办案中,首先采取的就是对犯罪嫌疑人(现在的称法)的刑讯逼供。可以看出,那是被当时经常使用的办案方式,是常用的一种“讯问”的方式。其有些效果,简单易行,但其非常残酷,负面的效果也很大。现在的司法理念、社会观念已经改变,不再主张刑讯逼供,即使是对坏人,社会上也不再接受这一破案做法。于是,看到公案故事里的刑讯逼供,心中真的是有些隐隐不安。

  
  2.一审问宰

  
  经常读到,包公破案之后裁判被告人为死刑,罪大恶极的,马上就将其问宰。其实当时的司法制度的常态并不是这样,而是也有相应的复查制度。也许是公案集的作者就喜欢来个痛快彻底,查实某人罪大恶极后,即要马上得到情绪上的宣泄,而不愿再将文字浪费在上诉、再审、复核等程序上,象乌龟一般慢慢爬。而是来个痛快的,给被害人及其家属一个当即的交代,也是给读者的一个马上交代。谁能多说啥呢?因为这是公案小说,是个人的艺术创作。

  
  3.神灵助判

  
  包公也经常遇到疑难案件,如同现在的警察、法官,对于一些案件中的难解问题,多是伤神,无法查清案件事实,也无法决断裁判。于是,在公案故事里,神灵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经常跳出来给予包公一点提示,协助包公查清案件事实,确定案件真凶,还原案件的本来面目,使得沉冤得以昭雪。这也是公案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公案小说为老百姓喜欢的真正原因。如果写的全是程序、证据、报告、合议、开庭等等,那是多么的枯燥,这些工作细节如果全部搬到纸上,那还有什么看头?现在的破案、断案小说多是缺少魅力,很少能够深入人心,其原因也许在此。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