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求真”理念与“求真”操作
苏跃龙
【摘要】媒体有求真的自觉意识或称求真理念,甚至当面临危险、压力的时候,这种求真理念作为一种媒体固有的价值观发挥作用,维持一个作为媒体或媒体人的价值追求。在现实中,只有单纯的求真理念和价值观是靠不住的,如果不是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支持,又很容易被各种利的诱惑、名的追求、人情干扰、势力压迫买通或扭曲。还需要探讨和把握如何求真,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必然要求。对求真程序的约束和强调会固化为媒体的操作原则并固化在专业人员观念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理念、价值观不足或其他干扰情况下产生的负影响。然而,近年来,新闻媒体自身“求真”理念也发生了动摇。规范媒体的求真操作,甚至强化其求真理念,变得更加任重而且道远。
【关键词】媒体;求真;理念;操作;新闻;程序;探究;提倡;任重道远
【全文】
第九、第十届舆论监督研讨会,来自诸多媒体的调查记者,报告最近两年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体会,同时国内诸多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提交论文并演讲,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研讨会虽未将新闻防假、打假作为一项课题,但记者报告反映的媒体求真理念及求真操作经验,专家学者论文反映的求真反假态度和意识,值得关注和总结。
无论报告记者是否真的坚持或一直坚持自己的求真理念,但可以看出媒体自身求真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就是一种理念,甚至当面临危险、压力的时候,这种求真理念作为一种媒体固有的价值观发挥作用,维持一个作为媒体或媒体人的价值追求。从其发言或一并结合其报道的事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进行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调查记者王克勤提到,记者应保持的业务上的冷峻,“骂一个人流氓不是本事,证明一个人流氓才是本事,情绪没有任何力量。”“卧底富士康”的《南方周末》记者傅剑锋主张,一个新闻人,要想在更多的涉及社会重大命题的报道上超越同行,“仍需依凭于判断力和创造力的不断提升,依凭于对真相的谦敬,更依凭探究真问题的沉潜之心。”深入调查并报道舟曲泥石流灾害和央视大火的《财经杂志》副总编罗昌平说,要勇敢地讲真话,持续地讲真话。对王亚丽事件进行较全面调查报道的《新世纪周刊》记者王和岩也说:“我选择了冷静观察和客观记录”。调查大连大火、上海大火的《新民周刊》记者胡展奋,调查北京截访“黑监狱”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等,虽未在报告中明确用一句话表达其求真理念,但其顶住压力、敢冒风险揭示重大事件真相的行动,足以反映其求真理念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