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亚里士多德的大度观

郭战伟,北京大学。 
【注释】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08页第19行
  同上,109页注释④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3页第1-2行
  同上,由5页7行总结
  同上,由9页4-5行总结
  同上,由25页2-3行总结,参考319页内容提要9
  同上,由34页7-9行总结,参考《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论灵魂》
  同上,35页,2-3行
  同上,45页倒数1行
同上,107注释①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三月第一版,79页第5行
这类似与孔子所言的“名”“实”思想。孔子的正名思想,主要指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情况下社会无序的特征,并未在关乎个体生命的道德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此处笔者仅在道德层面上使用“名”、“实”这两个字。
类似于《大学》中的明明德思想,按照朱熹的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明明德”就是使人性中的善端得以显明。
内明即圣,外明即王
廖申白先生将之翻译为“谦卑”,作者不甚赞同“谦卑”的翻译方法。在汉语语境下谦卑之德重在“谦”字上,“谦”者,谦虚也,“虚”者,胸中空明也,“此种空洞无一物,何止容卿数百人”,这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他是虽然在高位,却不自恃位高,甘愿与民同乐、珠混于土的彻悟,他体谅人性的软弱,体察生命的本质和最终的结局,可以说已经看开了这个世界,在此种德性上,耶稣亲自为门徒洗脚、抚摸大麻疯病人等,可以说是最好的践行者;因此在这里笔者采用苗力田先生的翻译“自卑”,即自己轻看自己的价值。
《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64页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07页倒数5行
同上,112页倒数5行
同上,112倒数4行
同上,107页9行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优台谟伦理学》,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三月第一版,399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三月第一版,80页12行
这里笔者的观点与亚氏有很大的区别,在自卑与虚荣的比较中亚氏认为“谦卑比虚荣更加与大度相反,因为它更普通,也更加是恶”(《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版113页),笔者认为,虚荣是更大的恶,自卑是无法达到虚荣的沉沦,是虚荣的影子。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3页
同上,109页,1行
同上,109页,注释①
同上,108页,7行
同上,109页,总结
同上,109页,3行
同上,111页,6-7行总结
同上,109页,7行
因为一般情况下,财富和高贵是用辛勤和智慧换来的。笔者认为对财富和尊贵的尊重(毋宁说是嫉妒)在人类的恶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里会导致仇富情节,会导致阶级斗争。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0页,4行
  同上,110页,11行
《圣经》,马太福音7章4节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0页,14行
  同上,110页,16-18行
  同上,110页,倒数8行
  同上,110页,倒数3行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三月第一版,82页,倒数3-6行总结。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1页,12行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1页,14行
  笔者对这一点存有怀疑。不崇拜任何东西,但面对苍茫大地,灿烂星空难道不应该敬畏吗?天地宇宙若存在上帝,难道不应该崇拜他吗?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111页,17行
同上,112页,1行总结
同上,112页,2-3行
人怎能不食人间烟火?这里显现出了一种理想的悖论,追求崇高的理想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张力。人不可能脚在云中,头在雾里,但人又非野兽,怎可单靠食物活着?笔者不知。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