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是否可以休矣

  
  另外,控制汽车总量除了实行车牌拍卖,还可采取类似北京新实行的摇号上牌方式发放牌照,并不必然要实行拍卖。

  
  7、车牌拍卖过程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

  
  虽然2009年“7·18”上海私车牌照额度拍卖系统遭攻击案只是个别黑客(周某,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事犯罪,但拍卖系统存在漏洞是客观事实。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业内人士(汽车销售人员和机动车产业链上的其他人员,包括倒卖车牌额度的“黄牛”)采取特定的隐蔽手段影响甚至操纵拍卖结果是完全可能的。

  
  在技术上,拍卖系统本身很难保证做到完全的公开、公平、公正。比如2010年12月18日上午举行的车牌拍卖,许多投标人在最后时段的正常出价(在系统规定价格区间内、通常正常操作进行的出价)无法被系统接受;而当日参与投标的只有11224人,现有硬件水平和互联网的速度理应可以接受区区万名投标人哪怕是同时进行的瞬间出价操作,但仍有许多投标人尽管填写了系统允许的更高价位(10500元至10700元,均高于该次拍卖最低成交价10400元)并在拍卖截止前点击确定,却无法中标。事实表明,如果没有人为操纵,则拍卖系统必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建议有关部门对此详加调查并公布结果。多年来种种迹象表明,上海车牌拍卖全过程中,不能排除存在某些黑幕的可能性。

  
  三、停止实行上海市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制度的可行性

  
  1、关于如何应对已拍得上海牌照的机动车所有人

  
  停止实行车牌拍卖,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已拍得上海牌照的机动车所有人如何交代。针对该问题,可采取在一定年限(比如十年)内减免上述机动车所有人车辆通行费等现行税费的措施;倘若今后上海开始征收“拥堵费”等费用,则可在一定年限内减免上述机动车所有人的“拥堵费”等。

  
  2、关于如何应对与车牌拍卖有关的利益集团

  
  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对车牌拍卖制度应采取一分为二、“向前看”的态度,对此前车牌拍卖制度的合法性未必作出正式法律评价(也难以作出)。

  
  3、关于如何控制机动车数量、缓解交通拥堵

  
  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征收“拥堵费”、采用北京新实行的摇号上牌制、实行市区主要道路单双号(或特定尾号)通行制、进一步严格限制外牌车辆等等均为可选方案(以上顺序也是笔者对上述各方案的优劣排序;笔者尤其不赞成对外牌车辆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因为上海市许多外牌车辆实际上为上海市民、纳税人所拥有,并非真正的外地车)。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解决交通问题宜疏不宜堵。且不论合法性,通过车牌拍卖解决交通拥堵是治标不治本。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