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政痛失身体力行的推动者
张千帆
【全文】
11月22日凌晨三点半,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著名宪法学家蔡定剑教授因病不幸去世。定剑教授在“文革”后期参军,恢复高考后次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之后又获得北大法学硕士。据他自己平时聊天透露,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对法治没有概念的毛小伙子,选择学习法律几乎是一种阴差阳错。但是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全国人大工作,当时彭真委员长正要大力推行民主法制建设,一个法学科班高材生当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定剑也就从那时起在民主宪政领域大显身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组工作期间,他是中国少数有良知、讲真话、办实事的学者型官员。后来由于全国人大推动制度进步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他自2004年起完全转型为学者,利用法大宪政研究所的平台进行研究、教学、传道,继续推动中国的民主宪政事业。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论著,在人大制度改革、地方选举、财政预算监督、公民参与和反就业歧视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英年早逝,让中国宪政失去了一位不知疲倦、身体力行的推动者。
我记得和定剑第一次见面是在2002年长沙召开的宪法学年会上。他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精干、精明、务实,一句话就抓到问题的本质。2003年我调到北大任教,不久参与了他主持的反就业歧视项目,开始比较密切的学术合作。定剑教授的经历非常独特。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宪法学者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定剑则长期在政府实务部门工作,有很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积累了很宝贵的体制内资源,为扩大学术活动的政治与社会影响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过去几年合作中,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可惜还没来得及掌握要领,他已经匆匆离开了我们。幸好他的思想、精神和人格是不可磨灭的,并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在定剑老师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忧国忧民而积极进取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格。这种人格首先体现于求真务实的风范。他的研究兴趣从来都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是一堆无病呻吟、矫揉做作的词藻,更不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谎话。独特的工作经历决定了他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注。在一次研讨会上,他公开批评某些中青年宪法学者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理论问题”上浪费时间;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国宪法问题满地都是,就业歧视、土地征收、预算监督、司法改革、村民自治……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宪法,为什么不把宝贵时间花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具体宪法问题上呢?他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一篇著名文章标题是“宪法就是拿来用的”,很形象地概括了他的治学思想。如果定剑的工作和治学生涯有一条主线,也正是努力让宪法变得对老百姓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