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学家贺卫方口述“长沙印象”随感
钟建林
【全文】
2010年10月28日晚上7时,《潇湘晨报》之“晨报大讲堂”第15讲开讲。讲座嘉宾是着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先生,主题是《社会转型中的司法问题》。
贺先生的此次演讲凸显其一贯的演讲风格:激情洋溢,思想深邃,言辞犀利,幽默风趣,博得满堂听众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演讲完毕,众多听众意犹未尽,纷纷拿着贺先生的经典着作《司法的理念与制度》、《法边馀墨》、《具体法治》等请贺先生签名,或者争相与贺先生合影留念。笔者亦拿着一本最新版的《在北大听讲座》挤上前去请贺先生签名,
(听众争先恐后地与贺先生合影留念)
真真实实地当了一回贺先生的“粉丝”。
此前的2010年10月27日,贺先生在长沙五星级豪庭酒店接受《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记者的采访,口述新疆地理。2010年11月16日,《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2010年第050期(总第318期)刊登文章《贺卫方口述新疆地理--在离海洋很远的盆地里,翻找历史》。该文附有一篇名为《长沙印象》的采访花絮,着墨不多,全文如下:“过去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会骑自行车转转,在长沙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来过有八九次,印象却支离破碎。似乎吃小龙虾,比较兴盛;洗脚业似乎比较发达,虽然我从没去过。这次我住五星级宾馆,竟有人在电梯里抽烟,仅昨天一天就遇到三次。特别反感禁烟的地方有人抽烟。”
笔者认为,贺先生上述关于“长沙印象”的谈话,是真心话,是大实话,更是一名真正的法学家在不经意中传播法治精神,倡导法治理念的至情至理之话。
贺先生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多年来一直秉承学术良心,将自己潜心治学研究所得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奔走呼吁,倡导法治精神,针砭社会时弊,致力于通过具体而微的努力来推进法治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是共和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布道者”和“清道夫”。
贺先生作为一个法学领域的学术明星。接受记者关于“长沙印象”的采访时,不像某些行业某些领域明星就同样问题接受记者采访那样,一般会多多少少要对长沙这个城市美言几句,说什么“长沙的湘菜好吃呀”、“长沙的电视好看呀”、“长沙街上漂亮妹子多呀”等等,而是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竟有人在电梯里抽烟”,并且旗帜鲜明的表示“特别反感禁烟的地方有人抽烟”。这体现了贺先生一贯的治学和为人风格,是怎么样就说怎么样,从不扭捏遮掩,屈意逢迎,从不说不符合自己一贯坚持的法治信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