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杨金柱和体制外的律坛怪侠
谭敏涛
【全文】
在中国社会,我们有时非得将人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这个体制内外之分现在并不见得是以有无单位挂靠而定,而是以在潜规则盛行的当下,谁能直陈潜规则、怒斥潜规则、批判潜规则的标准而定。杨金柱律师无疑在司法潜规则中扮演着这一重要且稀缺的角色——指责司法不公、怒斥司法权受制于行政权、敢和最高司法部门叫板、敢于得罪诸多人不敢得罪的领导,等等一切的举动都可以说是出格和不计后果之举,而且不是一位体制内人员应予坚守的套路。而在这之前,杨金柱律师当然属于体制内,有自己的律所,而且知名度颇高,年收入丰盈,生活惬意,这样的体制生活无不让人心生艳羡,而不知为何,他选择走出体制,过一种和一些人过不去看不惯的体制外生活——暴露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劣迹、直陈司法沉疴中的点点顽疾、叫板最高院院长辞职、代理公权力肆虐的敏感案件、对抗司法部不司法,这样一种胆识,在当今中国的稀缺性才显得杨金柱律师的特立独行,而他这种意气风发的举动在我第一次获知时,即有一种天然的兴奋,毕竟,我们见识多了司法擅断和司法不公在生活中的缩影,却只能忍受而无从抗争,当杨金柱律师奋起反抗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在力促中国式司法回归本性的侠气,更读出了这样一位力求中国式司法摆正位置的豪气,所以,关注杨金柱律师的言行成了我最为兴奋的事情,而阅读他的文字更是让学生深感责任重大。少有人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的司法顽疾,而当我们被民众怨恨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时却又无从争辩,当民众将司法不公的怨气喷向法律学人时我们内心的煎熬难以承受,当法律学人的无助只有自己深知时,于律师而言,自身在合理预期中难以给当事人一个比较可信、可靠的预断都成了问题,因为,我们的司法裁决暗含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以至于司法的实践者都难以琢磨,而这些司法不确定因素即是在司法实践中种种法外因素干扰司法、司法人员充当玩偶被有关人员指使办案、各类的司法裁决都暗含领导的意志的真实写照,而领导意志的介入司法分明就是以行政权替代司法权,而在国家大力倡导依法行政的今天,我们依然处在行政权领导司法权的司法初期阶段。
杨金柱律师之前称自己为律坛怪侠,这个称呼在中国社会唯独他一人独享,而且别无他争。到现在,他自称整改支持者和守法公民,继而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质疑司法不公和力求司法公正之风,大有不怕被谈话、不怕被找去喝茶、不怕被组织处理、甚至于不惜以死相许。原先,杨金柱律师在体制内也算个风光人物,论收入,收入可嘉;论名气,影响甚大;论业绩,自己开律所而且招生博士生为学徒;论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论业绩,从未受到当事人投诉且办案水平过硬文笔能力娴熟,但这样一位好端端、前途无量的好律师缘何走向了体制外的被打击边缘呢?你看现在,不仅他的收入减少了,被律所也除名了,而且前途未卜,正在代理的案件被律所终止了律师资格继而无法正常代理,名气在民众中增大了,但在官员心中降低了,要不,就不会有一些官员巴不得将这位律坛怪侠“绳之以法”。我们其实都很纳闷,好端端的一位这样优秀的知名律师,缘何要和体制对抗,而且誓死不渝,大有装了南墙不回头之气魄,让人无限动容和惊叹,我们不仅要问,到底是什么促使杨金柱律师这般卖力?到底是什么力促杨金柱律师如此这般折腾不惜话别友朋?到底是什么激励杨金柱律师一步步走向体制外?到底是什么促使杨金柱律师哪怕被排挤在体制内依旧在所不惜?到底是什么让杨金柱律师生命处在随时的危险之中却又不惊不怕?太多的疑问纠缠着我们,而太多的新问题又随时被杨金柱律师提起,我们在他的博客中与他完成自我的救赎,也是对中国司法的救赎,毕竟,司法正在倒退的现实容不得我们任何一个人争辩,只有杨金柱律师一个人站出来,而围观的看客只是表态支持和发文鼓励,当这种合力和抱团积聚力诸多增大时,我更期望看到民众对司法公正的天然诉求能促使我们的司法摆正位置,别再充当行政权的玩偶和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