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治与经济
在实习期间,我旁听了多个案件,突出地发现法律援助身影的缺位。在我家乡尚属于粤东山区比较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收入普遍偏低,请不起或认为不值得请律师成了很普遍的事。在跟书记员去看守所送达起诉书时,好些人在被告知可以请律师时候很毅然说不请律师,很让我惊讶。然而他们又是如此缺乏法律知识以至于在法庭上对法官提到的好些术语都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大部分人还几乎不加辩解,在整个庭审中没有任何意见地全部接受。而如果不是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指定法律援助的案件,当事人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俄在我旁听的所有案件中只有一个自诉案件和两个未成年人案件有律师的参与。
我翻看了大概过往一年的案件记录,简单地做了一些统计并与法官交流以验证我的想法。那里的刑事案件每年在300多件左右,财产案件占到了一半以上,而未成年人犯罪占到其中的七成以上。是的,后者这个比例是让人惊讶的,走进现实的我看到那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案件唏嘘不已。或许一时就为了那么一些钱,很多人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很令人惋惜。
人们为了钱财,冒着这么大风险去作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困难或背景,贫困、贫富差距、外界的诱惑、对教育的轻视、良好教育的缺乏等等都是原因,然而,反思一下,这其中每一样却都与“经济”这一简单的词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是在贫穷落后的地方还是在繁荣发达的地方,大部分案件不都是贫穷惹的祸吗?
生活是现实的,人生是无奈的,这让我开始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非一个简单的口号,对我们而言,经济的意义还在于法治资源与经济建设是同步的啊。在那个法院,律师的缺位、三十多岁的肖庭长是全院最年轻的法官这些事实凸现也都是那样的一个个问题。在与法官们的闲聊中,谈及我的未来工作时,我原以为他们在这一话题上会是尴尬的,但是他们居然众口一词说我作为一个名校的法学本科生去努力争取在大城市里当法官吧,当时我真的沉默了。
五、实习感言
当今中国司法制度确实是存在问题的,实习过程中有意无意感受到一些东西,确实反映了一些当前中国社会的图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政策也与传统的法治理念造成一些令人困扰的冲突,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利弊之面。
然而,我反思着坚持法治之路的我们实际上却是纯粹地信仰法律、崇尚法律,强调法律之治、法律的最高性、广泛性,却偏偏忽视了法律的正当性,以及对法律之外的社会的解读与思考。而这就是我们在学校、在课堂学得的东西。自己有时也不明白,学了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居然就那么无法对抗几年的西方法律思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