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刑案件的审判事关当事人生命,不能不慎之又慎。作为司法实务人员,我们应当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认真审查判断死刑案件证据,做到万无一失。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层面上、从理念层面上、从操作层面上对死刑案件证据真正做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死刑案件上不发生冤案。
【作者简介】
李宇先,1962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82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湖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和湖南大学“诊所法律教育”高级顾问。
【注释】〔1〕南英:《大力夯实刑事案件审理的证据基础》,载2010年6月30日《人民法院报》。
〔2〕《人民法院报记者》王银胜:《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就两个《规定》答记者问》,载2010年5月31日《人民法院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鉴定结论,在
“规定一”中却称为“鉴定意见”,不知为什么?笔者在此还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称谓。
〔4〕松尾浩也著,张凌译、金光旭校:《日本
刑事诉讼法(下卷)》(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09页。
〔5〕同注,第95页。
〔6〕当然也有一些审判经验丰富并且十分精明的审判人员在审查案件时发现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存在问题并提出重新鉴定而推翻原鉴定结论的案例。笔者曾就此写过四篇被称为《洗冤新录》的文章分别刊登在《湖南法医通讯》(1993年第1期、第2期,1994年第2期)和《法庭科学杂志》(1996年第1期)上。
〔7〕那5件发回中院重审的案件,其实高院不是不能解决,但是,有1件案件在一审开庭时,辩护人当庭提出质疑,认为此证据是无效证据时,检察人员居然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的习惯。”此话被书记员记录在案,一审审判人员对此不予评论。为了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我省高级法院对发生同样问题的5件案件一起发回重审,并写出司法建议,这是199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不久发生的事。这样的情形直到2007年还有地区发生过。
〔8〕同注。
〔9〕对本案的详细报导可以参见文斐:《刑讯逼供的惨痛代价》,载1998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本案中假如王某某是凶手,那么,由于刑讯逼供、诱供而造成现在这样的的结局,这就放纵了犯罪,而且司法机关还面临国家赔偿责任;而对于被害人一方,他们心目中的‘罪犯’被无罪开释,其心中的反差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是凶手,那么由于刑讯逼供,侵害了无辜公民的合法权益,给被告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摧残,这样的代价就更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