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后有感
左明
【全文】
注:该文作者:列 宁(俄)
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该文写于1895年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在伦敦与世长辞。
声明:我本人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忠实信徒和努力实践者。
尽管我强烈反对马克思先生、恩格斯先生和列宁先生的某些观点,但这丝毫不能减损我对马克思先生、恩格斯先生和列宁先生的崇敬之意。
我绝对无意苛求古人(今胜于夕,那简直就是必须的。否则愧对祖先),也不屑于放马后炮——作事后诸葛亮。我的满篇文字只追求讲一个“理”字。
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阶级斗争等等,这样的词汇在当今世界(自然也包括当今中国在内)的诸多媒体中已难觅其踪,曝光的频率可谓少之又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曾经的如火如荼相比,如何解释这样的事实呢?如果大家都能比较客观、理性的面对、解读这样的变迁,也许我的文字就是多余的。如果我的声音还能收到与众不同的效果,特别是与主流价值观形成对峙,那么本文就不是无病呻吟。
“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第二个头衔可能当之无愧,而第一个头衔则有待求证。因为这顶桂冠的分量实在是太沉重了。
如果说资产阶级是出钱的,工人阶级是出力的,当资金与劳力相结合就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话,那不过就是工业文明的基本表征罢了。之所以资金可以凌驾于劳力之上(也可以近似的、表面化的认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只不过是由于资金是更为稀缺的资源罢了。后工业文明时代,资金和劳力可能都不稀缺,而最可宝贵的就是——智能。
“他们(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者注)指出,能使人类摆脱现在所受的灾难的,并不是个别高尚人物善意的尝试,而是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对此,我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且听在下细细道来:
所谓摆脱灾难,不过就是整体文明进步的意思。所谓高尚人物,就是指具有奇异思维、能常人所不能之人。整个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少数思想精英思维闪光展露才华的历史,而绝大多数庸庸碌碌之辈,不过就是配角或看客而已。每当我看到在城市中的建筑工地上或作或息的农民工兄弟的时候,就不禁心酸的联想到:他们不就是一大堆吃着食物而不用上机油的机器吗?与卡车、推土机等建筑机械区别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