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研究外行。学界有个现象,一筒子下来,学一种专业的,不希奇,不易成名。要是在整个教育简历上,点缀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往往会被夸赞为综合性人才,至少是复合型的。这样的教授知识面广,有其他学科背景,本事大、水平高。法学界似乎也有这毛病。如果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在读法学,太单调了,没意思。要是某个学历阶段,换点花样,弄个其他学科的,特别是理工科的专业,随便哪一科,都行,都能为自己的学术经历增光添彩,人们也会普遍给出上好的牛类评价。根据这一学术心理现象或规律,法学教授要成名,不妨在玩腻了法学时,搞点文学的、力学的、医学的,写几本小说、编几个剧本,发明一些登火星、上月球的装置和方法,或是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是注定要全球出名的,诺贝尔奖也铁定要首次授予法学家了。这样要求或许太高,但从法学角度发表一些其他学科的论著,总也能炫耀出自身的“全能”本事和“大家”感觉了。此时,其他学科的人不排斥,反而力捧这样的圈外法学教授;法学学科的人可能要开骂,骂其杂家、术业无专攻,越骂也就越出名了。若能拉拢几家媒体做个人物专访,一个大师级法学教授,会迅速被包装、化妆出来的。
J.掺假造假。这年头,假的东西多。学界也不例外。假学历、假职称、假成果、假荣誉,能够假的,都可以假;不能够假的,创造条件也可以假。且造假容易出名,假造的越大越过分,越容易成名。抄袭剽窃,剥削压榨手下的博士生硕士生,不劳而获,甘做“文贼”,固然可以成名,但倘若再将思路舒展开来,多弄点假冒的、伪劣的,无疑会更有闪光点。例如,明明是个本科生,厚着脸皮鼓足勇气,说自己是个大博士,还要欺骗别人不懂行,鼓吹是国外某名牌的博士,就像打工皇帝一样,不仅制造假学历,还要鼓捣出一堆专利,那就更出彩了。再如,明明是个小讲师,标榜自己是位大教授;明明是学士生导师,非要吹成硕导、博导不可;又如,明明是某学术团体的一个普通会员,非要掩耳盗铃,将之放大成院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偷偷摸摸造假,把步枪说成大炮,把小米吹成导弹,已经够耀眼了。但若是有人曝光,整出个焦点新闻,让无数记者拨打当事人的手机,想解释就接听回应几下子,不想解释就关机睡觉。这样成名的可能性,会连翻八百倍。
Q.嫖宿娼妓。教授嫖娼已不是什么新闻了,经济学界就有过,还是一所世界级名校的。法学教授干这事的,肯定也不在少数。这本没什么,无非是找个门面进个店,不管大酒店还是小发廊,消费而已,回去可用课题费报销。尤其是法学教授,在外干兼职走穴的不少,狐朋狗友多,弄个案子、出个点子,或者外出讲座,办完事总归要娱乐的。洗洗脚、按按摩、敲敲背、推推油,再尽情地放上一炮,爽。就是KTV里唱唱歌,怀里也不能少了陪抱、陪摸、陪叫的,手里拿着话筒,但心不在焉,都是假唱。出去开年会、搞论坛、答辩评审、调研考察,或者进党校学习轮训,几个相投的一凑合,也能成。这些都成不了气候,嫖一百次也鼓捣不出个著名教授。关键是,干这种事的时候,要尽量让公安机关扫黄时抓个正着,让媒体放大报道。要是被逮个现形,千万别先琢磨着找关系,托这托那放一马,要鼓足勇气主动交罚款、进局子,积极通知单位,并向当地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如果条件允许,再帮记者写篇通稿,朝着一夜成名的方向记叙。虽说有些法学教授的文字水平糟糕透顶,但写篇教授嫖娼的简单报道,应该不会有多大智力障碍,何况是为自己成名之用,此时的文思应如泉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