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历史的看待发展中的商事惯例

  

  第四,清末到解放前,中国酒店业转型期。这个阶段由于列强入侵,口岸开放使中国酒店业面临接待大规模国外人员,传统意义上规模较小的“客栈”或“饭店”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新型酒店在此期间开始落户中国。与此同时,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经验和行业内部的商业习惯开始进入中国。


  

  第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酒店业发生了三次转型变迁:1.接待型经营阶段:五十年代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饭店作为对外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属于外交范畴,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中国旅游饭店数量稀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体制上为接待型经营、经验型管理,以完成各项接待任务为主,是政府的接待活动场所,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开放型经营阶段: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的饭店业也因此经历了起步、发展到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一改过去的落后状况,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化先进准的星级饭店行业;3.科学化经营阶段:为促使我国饭店业的管理与服务符合国际惯例利国际标准,考虑到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吸取了国际通行的做法,推进饭店星级评定制度,使我国饭店业由低级阶段向全方位和国际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并趋向成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勾画出我国酒店业发展特有的轨迹,酒店业的发达史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辅相成,与国际地区间交流程度密切相连,我国酒店业在发展的萌芽期、发展期和普及期发展较为封闭,完全本土化模式经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酒店业模式。这个时期中国酒店业的特色主要有:1.以满足“客官”的需求为理念,入店客人不仅可以足不出屋享受到美食,而且应常住户的需求,甚至连客栈的名字都可以随时更改,例如,每年接待进京赴试举子之时,旅店多挂“状元店”、“连升店”、“高升店”、“三元店”之匾,意皆在于祝福投宿者每试即中;而在接待南北生意客人的时候,则多冠名“亿魁店”、“广源店”、“万隆店”等店号,意指住店客人生意兴隆;2.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酒店业行会,以及在行会内部通行相应惯例准则,在唐初,关于旅店的记载道:“司县到任,体察奸细、盗贼、阴私、谋害、不明公事……,旅店各立行老”,这里的“行老”即是行会中的领导者,主要负责和政府合作,对外宣传政策,对内加强自律维持店内治安等;3.经营形式灵活,不拘一格。传统客栈的结算方式很是灵活,计费标准有按日结算的,也有按照月结算的,更有给客栈一笔钱,在一定期限内随意住宿的。然而,我国酒店业在清末以后,随着“西进东渐”的潮流,根据酒店业的特殊性质,受外国相关行业影响较大,尤其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酒店业基本上磨灭了自身的印记,完全遵循了世界酒店行业的惯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