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大学招生制度出了差错,如果录取标准不合理、不公正,那么无论试题和科目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实现高考的本来目的。如果北大对本地考生的录取标准比其它地方更低,那么至少以高考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其它地方比北京素质更高的考生就进不了北大,从而削弱人才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各大高校大量集中本地学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近亲繁殖”,其结果必然是削弱社会活力和竞争力。
五、招生地方化损害国家统一最后也是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是,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对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认为,国家统一似乎只有在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的时候才成为问题,殊不知大学教育正是维系地方和民族纽带的关键一环。如果说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那么大学就好比一个文化大熔炉,为国家大厦锻造合格的栋梁之才。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活跃在各地各行各业的骨干,而大学就是培养各地精英的摇篮。如果地域产生隔阂,那么大学就为不同方言、习俗和成长背景的同学消除隔阂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人和人之间的自然亲切感驱除了地方隔阂造成的偏见、歧视和冷漠,面对面接触拉近了各地距离、融合了各地文化。作为不同思想和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大都会,大学的职责显然不只是教育本地子女,而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吸收和培养来自各地的英才,再把他们输送到全国各地去。如果大学带有严重的地方性倾向,那么它必然给学生树立一个地方歧视的坏榜样,并培养出带有严重地方意识的学生,加剧地区割裂、损害民族团结乃至最终危及国家统一。
目前,大学生源地方化现象已十分严重。以北京地区为例,2008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为10.4万人,全国500多所高校计划在京招生7.7万人,其中北京高校在京招生6.1万人,占总数的79.1%;[25]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得到录取的北京考生为北京本地高校所吸收,只有20%的北京考生到外地就学。这种现象当然不仅限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省市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同样现象。更严重的是,由于各地高校都对“地方子弟”网开一面,学校集中了远超过当地人口或考生比例的本地学生,上海、浙江、江苏某些著名高校中本地学生的比例早已超过5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70%,以至教育部不得不专门下文,规定各地高校录取本地学生的比例不得超过50%。[26]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高得离奇的比例;尤其对于那些全国瞩目的著名学府,这个比例只有通过严重的地域歧视政策才能实现,并将在学生中间产生严重的地方意识。试想,如果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因为高等教育的地域歧视而形成地方主义观念,上海名牌大学的学生在教室、宿舍和图书馆都说上海话,毕业后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那么他们的身份认同就必然是“上海”而不是“中国”;同样的,北京高校的毕业生会自认为是北京人,广东毕业生自认是广东人,更不用说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塑造中国社会的整体文化意识?如何让各地受过高等教育的骨干认为他们是在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而不只是当地社会工作和生活?如何保证他们在心智成长期没有和外地交流的情况下不对外地人产生歧视,或不萌发自成一体的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