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发展到今天,在令举世赞叹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争议。中国模式能够走多远,中国未来何在,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西方制度化的俄罗斯?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话题。具体分析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中国模式遇到巨大问题无法解决而失败。这对中国自然是灾难性的结果。这个时候,中国就会可能选择西方的民主制度。但肯定也是灾难。此前的中华民国就是前例了。后来的苏联和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解体也是同样的前车之鉴。
第二,西方的模式继续受到危机的冲击,而迟迟无法摆脱。唯一一个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华人社会台湾进一步内耗、衰败。最终这种模式在国际社会失去道义性和支持。这个时候,不管中国模式有多大问题,只要不严重到西方这个程度,就会得到主流的拥护而继续下去。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刚刚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都超过长期位居第一的美国。而新加坡和香港有两个共性:都是华人社会,都不是民主制度。金砖四国中,中国唯一的非西方民主国家,但排名最前,18位,印度、巴西与俄罗斯名次依序为31、38、51。
第三,在二十年之内中国不发生大的问题,并终于成为综合国力全球第一的国家。这个时候,从国外的角度讲,已经无法再否定中国。你第二、第三总不能批评第一不好吧,总不能说第一应该向落后者学习吧。从国内的角度讲,无论自己有多大问题,也不会有人再否定这个制度模式。因为我们是全球最不坏的模式。就象现在的美国,经济危机、巨额国债、社会问题相当突出。但就由于它是全球第一强国,老百姓只是认为是执行政策的人出了问题,而不是制度问题。枪击案再多,也不会有人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进行质疑和批判。
从目前的发展判断,第三种可能性最大。第一中国的城市化刚刚接近50%,还有相当长的增长空间。而城市化对经济的拉动是全方面的,也自然包括房地产。第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仍然有相当的空间。中国尽管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基础设施方面无论高铁,还是高速公路,中国增长的幅度都是世界最前列,但却远远没有达到西方今天的水准和规模。这就是为什么面对2007年的经济危机,中国可以迅速实施4万亿元投资,道理就在这里。至少在我看来,投资这驾马车也还应该有三十年的用武之地。消费的情况颇类似于投资。三十年来,消费不振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而且一直是通过全球化的贸易也就是外需来解决。目前中国的消费比重仅占GDP的35%,甚至都低于亚洲的50%和发达国家的60%至70%。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同样表明内需的空间极为庞大。2009年在进出口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消费竟然增长了15.5%就是明证。中国只要出台合适的刺激政策(如汽车行业下调税费,家电下乡),同时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消费将也会保持至少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而西方这种消费拉动性经济到现在也已经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了,相反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的:美国需要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至于进出口贸易,现在就断言中国的出口黄金时代就宣告结束未免过早。由于中国巨大劳动力以及勤劳国民性,就是考虑到人民币未来升值的因素,其竞争力也将长期维持。而随着中国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出口的竞争力将会更加明显。现在的高铁就是一例。融合了巨额资金、高端技术和庞大规模人力的大型民用飞机,中国一旦技术成熟,其竞争力在世界上也是无人能企及的。当然,中国节俭的国民性(政府和个人都有巨大储蓄)不仅可以提供庞大的投资资金,更可规避风险。中国应对经济危机无需借债,而西方都是停靠发行各种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