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服务标准的建立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标准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国家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的转型。从长远角度考虑,后者更具有长远意义。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GDP)一直保持在8%每年,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并非来自于国民的创造性劳动,而是来自于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在持续了近16年的高增长,甚至这种高增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摆在了国民的面前,如何尽快摆脱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依靠能源消耗,转变到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创造性劳动支撑国家的发展。而服务业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就业,而且其发展需要的能源相对较少,可持续性发展性能较强。发展服务行业对于提高就业率,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众所周知,消费对于拉动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具有较为发达的服务行业,不仅能够激发更多的潜在消费,还可以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依靠能源的消耗实现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依靠能源的消耗获得财富,获得的财富减去消耗的能源,能够实现的增值与依靠服务行业的发展获得的价值相比,哪一个更加具有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建立现代化的服务标准,对于发展我国的服务行业,实现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就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服务标准的建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地域范围广阔,因此我国的服务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服务行业存在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与国外的服务行业相比较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将服务行业的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支持我国服务行业的进展,并尽快出台我国的服务标准。
1、加强服务标准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服务行业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服务质量上以及规模上还存在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存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也缺乏这方面的研究。长时间以来,经营者一直将消费者作为自己的所谓的“上帝”,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动“上帝”的心。也就是说在意识上并不是很清楚该如何做,而是靠长时间积累的经验行事,没有成熟、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台了工业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为了统一工业生产标准,节省资源与企业成本,提高国家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一直到现在,不仅没有服务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连“服务标准”这一定义都没有权威的、准确的见解。可见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服务标准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因此需要广大学者关注该问题,意识到服务标准建立的意义,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该领域,促进服务标准理论的发展,为国家的立法以及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