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围观”的道德困境与传播内容规制
阚敬侠
【全文】
近来,几家省级卫视的相亲类电视节目在受到部分观众热捧之际,也遭到部分观众的奋力挞伐。继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公开发布通知规范此类节目之后,主流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连续刊发调查报道和评论,批评此类节目颠覆主流价值、超越社会道德底线。一向新锐的《南方周末》和《广州日报》也发表大幅报道,批评此类节目流于低俗。新华网、人民网乃至凤凰网的大部分网友留言,也多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的举措,认为此类节目确实出格,该管一管了。当然,也有部分评论认为,此类节目收视率高,深受观众喜爱,自有其生存的必然。
据有的观众说,自己对这类节目既厌恶又喜爱,是边骂边看。就像个别以言语刻薄着称的节目嘉宾,越被人骂,就人气越高。这种情形其实并不陌生,与之类似的还有“神医”现象,远有胡万林,近有张悟本,以及“万亩大造林”集资骗局等等。看起来,新闻媒体和部分受众似乎从来不长记性,喜欢自欺欺人的“造神”运动,而且乐此不疲。
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出“凑热闹”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这种心理的思维逻辑是:对于反常的、新奇的事物倍感兴趣,而且关注的人越多,参与者越是兴奋,越是推波助澜。以前有鲁迅曾经谴责过的“无聊的看客”,今天则有标榜不落伍、赶时髦的新闻媒体和部分群众。
客观地说,这种猎奇、从众心理,其实是人类心理的一种普遍存在,它既是艺术、知识、新闻、广告信息等文化能够广泛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又是各种飞短流长、厚黑学得以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本来,人类心理就是光明和黑暗相互交织的最复杂之处。
诚然,众人相信的,必有可信之理。不过,众人拥护的,未必都是真善美。民粹主义的不足,在于迷信大众胜于追求真理;精英主义的偏颇,在于苛求完美而脱离普罗大众。而相对正确的选择是,每个人都要善于判断大众的兴趣和选择何时是有益的、理性的,何时是有害的、非理性的,以此决定自己的选择,而非盲从。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教导者,理应鼓励理性思考,避免盲从。
现代社会,非理性的“凑热闹”实质是公民文明素养不够的表现,即多数人为了获得暂时的娱乐、钱财、政治等物质、精神利益,丢失道德判断力、独立思考精神,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则被淹没。而如果垄断公共话语权的新闻媒体自己制造了这种“凑热闹”,则公众就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在曾经深受纳粹毒害的德国,传播学者把这类现象称为“沉默的螺旋”。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新闻媒体特别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