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打倒剽窃与东方学术传统的重构

  
  当然,这只是大概情况。东方也好,西方也好,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当然会涌现出“品牌”。例如,顾恺之的绘画可能就会卖更好的价钱,由此,模仿者必然众多。但是,真正的顾恺之画的消费者是不会屑于购买仿品的,因此,模仿并不能造成原作者的经济效益和精神效益的损失,相反,在那个时代,反倒会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播。就像现在真的要购买“LV”的人绝不会去地摊上买“LV”一样,由于其市场定位问题,仿冒的“LV”不仅没有造成“LV”的市场份额的损失,反倒传播了“LV”品牌(当然,也会造成一些无形的损失,这是更为复杂的问题)。而只有工业化的、规模化的产品才会在面临同样情况时形成实际损失。在彼时,知识的产权化并不重要。

  
  但情况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得不同。有人认为,中欧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分界事实上是从古腾堡发明印刷机开始的:从那时起(大约相当于我国的明朝初年),在知识传播上,中国开始处于劣势,因为中国还在使用效率低下的雕版印刷(尽管我们有活字技术,但没有活字印刷机)。这种技术上的进步使知识生产过程中,知识传播的主流价值地位逐步让位于知识创新。原因在于,此后,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经济实力,都能够掌握现存的知识,那么,你传播知识还有多大价值呢?这当然也带来学术传统的转变:从此,西方迈上了创新之路,而当时的中国,则仍然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之间徘徊,难以迈上创新的台阶。如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存储和传播已经变成几乎无成本的活动。因此,社会对知识生产的需要逐步从传播和保存变为创造和更新。由于全部知识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一个人如果从某个古旧的书籍里找到某个知识片段,已经不再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那种想靠获得一本“武林秘籍”在“江湖”上混饭吃、靠寻章摘句的本领获得知识领袖地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人只要轻点鼠标,多么古旧的知识,多么偏远地方所产生的信息都会一目了然。因此,除了“地方性知识”以及“当地知识”以及私密性知识(例如,家族故事,生活感悟)之外,发掘和传承知识已经无法在社会分工中获得足够的尊重(这也是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的原因,也是网上各种“攻略”方兴未艾的原因)。很简单:人脑干不过电脑,那么,人脑的价值又在哪里?当然只能是创新。

  
  在学术传统上,这种技术的进步就迫使学者们更加重视创造:因为现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经典,经典随处可见;人们也厌倦了经典的解说,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不再是文盲,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说。这种知识生态事实上造成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极端不适应。在中国,首先就表现为孔乙己们被历史所抛弃:你会所有的“回”字的写法,但却已经不值钱了,因为任何人只要拿起《说文解字》都会找到更多的写法。虽然近来所谓的“国学”大有“复兴”之势,但实际上,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社会已经不能靠古旧的知识来前行了,虽然古旧的文物还会继续涨价。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