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新农村建设中的“鄱阳模式”实践与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的“鄱阳模式”实践与思考


曹俊;吴薇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践必须充分与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区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提出了重点发展新型工业、突出抓好生态农业、发展鄱阳特色文化等新举措,以促进生态和谐、民主文明、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鄱阳模式”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实践。

【关键词】“鄱阳模式”;新农村建设;农民权益;生态和谐;制度架构
【全文】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内容,生态建设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心、思考、探索。2008年3月5日,温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各地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各方面的建设。鄱阳县积极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县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实现发展建设从政府单一投入到多方投入,走出了一条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旅游与湖区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深入研究和探讨鄱阳发展模式对于区域新农村建设将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鄱阳模式”的内涵和发展基础分析
  
  (一)鄱阳县发展基本情况简析
  
  鄱阳湖因鄱阳县而得名,鄱阳县因鄱阳湖而扬名。鄱阳县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是闻名遐尔的鱼米之乡,素有“珍禽世界”、“候鸟王国”、“银鄱阳”等美誉。历史上,鄱阳县是赣东北、皖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重要的交通枢纽。鄱阳城作为历代州府治所,是江南著名的贸易港口城市和物流中心。特色自然资源,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积淀了特色历史文化。鄱阳魅力在湖,潜力在湖,希望在湖。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是建设生态文明,使鄱阳在短期发挥跨越式发展的提速优势,长期保持永续发展的领先优势,实现鄱阳在环鄱阳湖城市群[1]快速崛起的最佳选择。
  
  中国湖城发展战略是以生态良好的湖资源为重要依托,以打造“中国湖城”品牌为努力方向,以建设湖产业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为核心内容,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发展战略。目前鄱阳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新的亮点和开拓领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产业发展、旅游文化、氛围融合进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它既可以丰富鄱阳湖区发展的内容、类型,开拓发展的空间,也能带动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推进“鄱阳模式”的发展基础
  
  “鄱阳模式”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崛起,不仅是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的促进,更是基于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促生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