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昨晚看了一部电影,名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的是中国第一位奥运运动员刘长春的故事,关键处不禁潸然泪下。08奥运的时候,曾有一段介绍刘长春的宣传片,他是注定要进入中国奥运史乃至于中国历史的。1931年9月18日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他战胜日本短跑选手获得金牌,成为国人骄傲。大家请注意,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处于四分五裂和内忧外患之中,但民族气节在其精英层激荡--精英者,非财富与官位,实为公共意识与担当精神之谓也。所以无论哪个行业,都有些榜样需要树立,以熨帖国人之心灵创伤--譬如武术界之霍元甲等,刘长春也属于这一行列。所以,刘君彼时之获胜,尤其是相对于日本选手之获胜,其意义绝不可低估。是夜,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迅速沦陷,刘长春因出名而被日本关东军软禁并诱使其作为伪满洲国代表参加奥运会,刘坚拒并伺机逃脱。逃至北京,本以为国家会支持他参加奥运会,但体育局长之阳奉阴违,令其怒发冲冠,直呼后者“畜牲”--其实不仅“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体育”--泱泱中华四万万人口,奥运会已举办到第十届,竟无一次参加纪录。作为东北大学学生,刘最终辗转找到张学良并获个人资助赴美参加奥运会。期间刘曾受一东北大学女学生姚可秀之精神刺激,成为日后奋进之精神动力--姚在反驳刘关于她们返回东北参加义勇军之成效的诘问时,慨然答曰:“中华民族历处最大之危难,需要儿女成为战士;不能因为无法取胜,就放弃成为战士!”巾帼也是战士,须眉何可后退?此处不禁又想起电视剧《松花江上》主题歌中的一句歌词:“孩子你睡吧,爸爸洒下热血,为你长大!”,这样一种责任感,这样一种道德自觉与担当,令人感动。刘后来得到留学美国的体育博士宋先生的教练辅导和全程支持--在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一行两人,唯一的运动员刘长春高举国旗,目光坚毅,唯一的教练员刘先生紧随其后,充满期待--那一刻,一个民族悲怆而果敢地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身姿似已定格--对,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现代历史从那里出发,从那一刻计算--中国人负重奋起,走向世界。
但由于旅途颠簸,压力巨大,加之缺乏大赛经验,刘君在100米预选赛中败给日本选手--美国及日本的报纸大作政治文章,谓“东亚病夫”蒙羞奥运赛场,南京国民政府基于政治考虑遂指令退赛。教练基于压力和全局考虑,向奥委会提交退赛申请,他对刘说:“你的奋斗精神与拼搏身姿已为国人知晓,然今日之中国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于尊严无法再受任何之巨大刺激,所以必须退赛。”刘答曰:“我之比赛绝不为个人,乃为代表国家民族第一次站立世界之赛场,以表明我国之精神面貌;国家多难,儿女当为战士,不可因不能取胜,就放弃战士之责!”最终争取出赛,影片定格于刘君在200米短跑线上起跑的那一刻--那就是“青春之中国”,一跑而七十余年,至今日之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