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建构的理论诠释(之二)

  
  第二,社区福利需要政府的支持,因为它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为政府解忧排难。但是社区福利服务由于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最细微的层面,虽然是公共的公益事业,但不宜政府直接运作,提供服务活动的主体应该是社区居民自己。社区内的居民包括各个社会团体,他们既是福利服务的利用者又是福利服务的提供者,社区福利的规划和运作可以通过社会内部的社会组织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自行解决。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大力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活动。政府的作用在于政策指导,宏观规划,财政支持,人才培育等。社区福利发展完善的过程与实现居民民主自治、社会基层组织改革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社区福利的作用并不停滞在对需要提供福利服务的老人、儿童、残疾人弱势群体上,它是通过上述的服务调节个人、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协调社区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对社区的福利、医疗、保健的社会资源的整合协调,在个人、民间团体、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社区福利是生活社会化、家庭福利社会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使家庭养老抚幼的基础越来越脆弱,家庭纽带变得松散。社区福利服务将会成为它的一种新的补充力量和依托。社区福利有稳定家庭生活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作用。

  
  中国发展社区福利的契机不完全是源于民众的生活需求,而是重点在于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作为一个开拓劳动市场的平台。固然,这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的手段,用最快的方法解决人力、财力匮乏的问题。但是今后对其进行社会化、专业化改革则势在必行。

  
  (2)社区福利的供给体系

  
  社区福利供给体系的管理需要坚持专业化的方向。如果从专业化、社会化的角度思考社区福利供给问题,可以把它划分为如下服务体系。

  
  1)经济生活保护体系

  
  这项服务主要由社会福利提供人根据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为社区成员解决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贫困调查、就业协调、发放养老金以及协助居民制定养老金的使用计划、协助办理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等。

  
  2)居住空间服务体系

  
  居住空间是保障自立生活的先决条件。对于单身生活的老人、残疾人来说,安全又方便的居住空间是最迫切的需求。服务项目主要有经营福利性老人公寓,福利性流动人口公寓,紧急联络服务,居住安全的确认、维修以及提供特殊设备等。

  
  3)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医疗保健服务通过上门医疗和护理,减轻卧床不起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残疾人外出医疗的困难,是利用率比较高的服务项目。此外它还包括健康咨询、巡回护理、定期检查、康复训练、伴陪住院以及对照顾对象的家属进行医疗保健常识和护理知识的培训。

  
  4)家政服务体系

  
  家政服务是最具体且需求量最大的服务。它应该包括饮食提供、紧急护理、购物、清扫、财产管理等日常生活的服务。

  
  5)社会参与、社会交往服务体系

  
  随着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的增长,社会参与和社会交流服务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项服务负责提供交往场所、终身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