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话语共识:迷失的法治
见仁见智的讨论,虽然视角有别,但这些话语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目标和路径大致是相同的:通过改革(改革法律制度或教育制度)实现社会正义。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讨论者的良苦用心,无非是想让这个“老大帝国”真正走上法治的轨道,成为一个法治国家。这是讨论者献计献策的最终目的。而从讨论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或是相关部门的“不近人情”,其解决的路径是——改革。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改革有关部门的工作,改革不适当的政策法律制度。
改革,改革,在二十多年的改革生活中,国民们似乎已习惯了改革,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相关问题不适当,解决路径都是要借助于改革。似乎没有了改革,我们就没有了出路。其实不仅仅是在这个问题上,当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走向前台的时候,公共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法学家,纷纷登场,不断为政府、法官和民众提供各种专家意见,建议如何进行立法,如何进行修法,不断为改革鼓与呼。一时间我们走在“大干快干”地建设“立法三峡”的伟大工程中,甚至提出几年之内制定出一部恢弘的民法典。而民众的激情更是被美好的前景所调动,由此形成一种普遍的“变法心态”和“改革意念”。当然,我并不是认为这有什么错,相反,我认为参与讨论者对“李洋事件”的分析也很到位,我们当前的法律制度也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我们建设一个法治国家的巨大障碍,也真的需要彻底的改革。但是,错就错在我们仅仅知道如何不断地改革、变法,但却不知道如何尊重已经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和法律传统,如何维护已有的改革成果。我们习惯于修改
宪法,而不习惯于对固有的
宪法予以解释,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技艺从已经确立的法律秩序中生长出新的规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形成了“有法律而无法制”、“有
宪法而无宪政”的尴尬局面。[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实施这个方略中,有许多看似“法治”的做法,或是为了“法治”而采取的做法,实际上是根本违背法治的基本精神。甚至是以法治之名,行破坏法治之实。公众为“李洋事件”提供的疗方就是一个证明。把现有的法律规定和法律救济途径弃之不用,而大谈建设新法治。这样形成的法治建设思路,必是迷失的法治,也难以建设成法治。[21]
正是这种不自觉中养成的变革心态,导致法制和法学的缺场,造就了一个形式法学繁荣,实质法学虚无的年代。这种心态也使得人们的思维处在悖论之中:一方面不断地呼吁改革,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改革和改革的结果表示愤怒。一方面惊呼人们丧失对法律的信仰,另一方面又把目光盯在未来可能建立的那个完美的法律制度上,而忘却当下已有的法律制度。仿佛只要设计一套完美的法律制度我们就可以立即实现了法治。从这种“法治浪漫主义”,[22]就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困难和悖论。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追求宪政和法治,不仅仅是因为宪政保护公民权利,而且是因为宪政保持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避免了暴力和革命。“
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就是希望在
宪法所维持的法律框架内来解决各种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然而,另一方面,改革心态使得人们不是在
宪法框架和法律规则的内部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而是在
宪法和法律之外通过“改革”甚至“革命”来解决问题,由此构成了宪政建设中的改革/革命与法治之间的紧张。[23]由此导致的结果就只能是谁的话语权力大就由谁说了算,其结果要么导致法治的崩溃和瓦解,要么就只能采取不争论的鸵鸟政策。[24]甚或争论过后,又是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
(三)司法裁决:法治建设的特洛伊木马
之所以在“李洋事件”中会出现迷失的法治,除了上述认识的误区之外,另一个方面是极其幼稚的法学也缺场了,最忠实于规则的群体——法学家——也没有出席。[25]所以“李洋事件”与“齐玉苓案件”获得了天壤之别的待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李洋事件”没有进入诉讼,仅仅停留在民众的讨论之中,或者说仅仅是个“事件”,而不是“案件”。这便也暴露出法学研究的不足和法律人视野的狭隘,甚至也说明法律人对社会的责任心还不够,仅仅关注于那些进入诉讼轨道的案件,却忽略了法律乃是生活的规则和样法,还有更多的法学问题可能仅仅是发生在生活中,而没有进入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