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


THE THINKING TO LEGAI SYSTEM OF WATER SAVING SOCIETY


王小萍


【摘要】论述了节水型社会的含义、特征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法律制度构建的目的与原则,认为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法律制度
【全文】
  一、节水型社会的含义与特征
  
  (一)节水型社会的含义
  
  一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保障经济社会和谐的一种社会形态。节水型社会是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存在形态。[1]节水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水资源节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水资源节约意识、制度机制与方法措施以及节水状况的一种综合体现。节水型社会的本质是对水资源严格保护、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现有水资源使用量不增加、维持并不断改善水环境状况的情形下,要保证生态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1.在客观目的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就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在生态用水、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面,减少水的使用量,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二是保护水环境。节水与保护水环境紧密相联系,保护水环境具体表现为对水资源再生能力和水体功能的保护,其核心就是防治水污染。节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水环境;反之,可以保持或增大可用水量,等于节水。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共同目的,都是保障水安全,以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节水型社会实际上也可称为节水防污社会。
  
  2.在主观认识方面,要求充分认识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水危机的存在及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危险性;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习惯,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