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信息用户教育在美国和西方迅速普及;90年代以来,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以及政府部门参与、支持、报道、研究和指导的一个热点问题。1990年,美国成立了信息素养国家论坛(NFIL),这是一个由来自美国图书情报学界、教育界、企业等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参加的推动普及信息素养的全国性大联合的组织,也有外国和国际组织的加盟,它在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美国信息素养教育是由全国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推进的,现在已开始进入制度化运行的轨道。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也纷纷展开信息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各国分别制定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标准。
2003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资助下,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NCLIS)与全国信息素养论坛(NFIL)组织下,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在捷克共和国召开。会议发表了题为《迎接信息素养社会》的布拉格宣言(The Prague Declar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有文将该宣言译为“走向信息素养社会”)。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信息素养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的因素,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信息素养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将永远不能发挥其全部潜能。政府应当制定强有力的跨学科的计划,促进全国范围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专业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的责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之一是,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的任务就是配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开展教育,发挥其应尽的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同时,强调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及多种手段来实现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专业分馆或者资料室,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应该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