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可知,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的实质是国家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运用各种调节机制和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内容是构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基本平衡,为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可持续运行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实现社会公平和实质正义。
三、扶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法价值实现路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更离不开资金的供应与支持。中小企业除了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融资途径就是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笔者在上文剖析了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法理基础和正当性理由,下面论述扶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优惠的类型,也即税法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不同路径的效用差异。
减免税和提高起征点。减免税是最常见、最直接的税收优惠措施,是对税收负担的直接减少。减税是指对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不征,有时亦指税法中规定免予征税的项目。减税和免税从确定的程序看,可分为法定减免和特定减免。法定减免是税法中所列举的减免,特定减免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所给予的减免。起征点是计税基数达到征税标准开始征税的界限,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起征点,全部数额按规定的税率征税。对中小企业规定起征点是为了照顾营业收入水平较低的纳税义务人,它实际上对处于初创阶段或经营收益欠佳的中小企业起到一种经营上福利补贴的作用。
税收扣除。税收扣除又称为免征额。一般是指在计税基数种预先扣除的部分。税收扣除额的确定可以采取定额扣除,也可以采取定率扣除。税收扣除的规定多用于所得或财产的课税,这种所得才能真实反映纳税义务人的纳税能力,所以严格说来,这部分扣除不能说是税收优惠。而属于税收优惠照顾的扣除是通过一些特殊性的条款加以规定的,如超过正常折旧而提取的加速折旧、公益性捐赠等。
优惠税率。优惠税率是指通过降低税率所给予的税收优惠。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给予特定的纳税义务人或经济活动比一般税率为低的税率,这种直接的形式或为长期的,或为有限期的。另一种形式是间接的,如规定纳税义务人的最高纳税限额,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降低税率的形式。由于税率关系到税额的计算,影响企业应纳税额的大小,因此,其与中小企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降低营业税、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最为常见的直接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