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可以说,中国经济时报对于自己的报道是审慎和确信的。相比之下,新华网的报道难免给人以轻率之感。因为它毕竟不是山西省卫生厅和卫生部的专有媒体,而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应该有自己的专业调查和判断,而不能“有闻必录”。被批评者诚然有通过新闻媒体发言和辩驳的权利或权力,但新闻媒体也应当有自己立场和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做特别声明,发表言论的新闻媒体当然是赞同该言论的。新华网以记者访谈的形式发表山西省卫生厅的辩驳,而没有进行另外的评论和说明,无疑给人一种承认“报道不实”印象。
那么,这样的媒体对垒,胜负究竟何如呢?且看形势的继续发展。
四、全国各地媒体的深入追踪
3月18日,北京《法制晚报》报道,山西疫苗经营企业北京华卫时代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早于两年前已搬离注册地,具体去向不清。拨打华卫时代公司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3月19日,山东《鲁中晨报》、湖北《武汉晚报》报道,山西本地媒体均被通知不允许对此事件进行报道,许多知情的当地官员都在这样评论“如果不是几年来陈涛安不断的举报,山西问题疫苗事件不会引起上级的重视。”目前,数十名受害孩子家长正赶赴太原,欲就问题疫苗事件反映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检察日报》也发表长篇访谈:《对话山西疫苗事件报道者:报道属实期待中央介入》。
3月20日,广东《信息时报》发表《山西问题疫苗举报人博客撰文直指官员涉案》报道,称曾于2007年12月3日以《一家小公司是怎样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报道率先揭露山西疫苗问题、引起巨大反响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3月17日在搜狐博客发表题为《我所知道的山西疫苗案真相》的文章,讲述北京华卫公司2003年注册资金仅50万元,却在2006~2007年22个月中创造近1个亿的利润的故事,它致富的具体做法是:山西省疾控中心成立生物制品配送中心,由华卫董事长田建国任主任,华卫与山西省疾控中心2006年1月1日签署协议,为期5年,以每年380万元承包配送中心,另交50万元风险抵押金;配送中心以山西省疾控中心的名义成立分中心;2006年6月开始,北京华卫推出山西疾控专用标签,贴在所有配送疫苗盒子上,之后山西卫生厅下文要求必须用配送中心配送疫苗,贴“山西专供”标签。记者对比发现,王克勤的报道与刘万永2007年报道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受害者的调查情况上有一些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