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探讨
叶轶
【摘要】当前业界对生态安全的关注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方面,很少从人类消费,特别是生活消费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消费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从而规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本文从人类行为模式角度出发,分析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特别是消费野生动植物及制品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并对相关原因进行了初浅探讨。
【关键词】消费行为;生态安全;关系;探讨
【全文】
引言
又是一年全球应对疾病大流行的时段,又见群众对病毒的恐慌,又需启动全国隔离观察的公共应急机制,人力、物力、智力投入不惜代价,精神恐慌、心理压力、行动自由等等我们忍受并理解着。笔者不禁想起SARS、禽流感、口蹄疫、鼠疫……,反思:我们真的很伟大、科技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人类真的最高尚、我们真是统治一切……?我们的许多灾难真的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生态问题进而生态灾难或许就从我们人类的口中手中开始并最终终结我们自己。人类行为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消费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就是我们急需反思和批判的方面。
一、消费行为对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生物资源枯竭
自从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经历千难万险诞生以来,就凭借其巨大的发展潜力,适应环境的变迁并艰难进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物种;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使部分物种灭绝,但总趋势是物种不断增加,形成今日欣欣向荣的生物界。丰富多彩的生物,一方面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又为人类这个特殊的物种提供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为人类存在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正常情况下,物种的产生与绝灭是由环境条件和自身潜力决定的,尽管从地质历史时期来看,大的地质或天文事件发生常常会导致物种的大规模灭绝,如白垩纪以恐龙为首的生物大绝灭,第四纪大冰期时以猛犸象为首的生物绝灭事件等,但一般情况下物种数量和组成不会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类需要大量的食物、药材、木材、香料等用品,都必须向生物界索取,但反过来,生物界所能提供的数量、速度和方式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生物在自然界中是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于被称为生态系统的体系中,生物在自然界中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其中任何一个组分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个体系,对其他物种产生各种显性的或潜在的影响。自然条件下这个过程很自然,很正常,一般不会引起系统的剧烈动荡,甚至崩溃。但人类利用其高超的智慧,充分利用各种强有力的工具,却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甚至彻底清除。把原始森林改造为农田和牧场,发展成巨大的城市,这可能会导致极端的结果;将药草葱茏的土地变为不毛之地,使该地区的物种彻底清除掉,生物种类迅速减少;大量地利用、消费野生动植物及制品造成了相当多野生资源的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