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角色意识。社会主义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他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四者中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承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先进理念的使命;另一方面负有管理引导国民建设的义务。如何增强主体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管理理念,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推进教育理念改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文化素养。只有各方相互协调,团结一心才能建设好祖国家园。
重塑价值理念。对外开放不仅是国内市场的敞开,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国人正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考验。如何在多样性的价值理念中抉择人生?要正确分析多元的文化元素,在中西方思想中的搏奕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认识到民族文化中官本位思想和人情裙带的劣根性,以及西方唯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这些思想是需要摒弃的,否则必然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们需要的是和谐的价值观,自由正义平等的文化理念,这就是社会公正原则。
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就要优化经济结构,这是由量到质的升华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仍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力发展经济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所以,加强观念转变和变革管理体制,推进经济深层发展成为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硬件设施,实现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实力,就要建立健全的软件设施,加强质量监管,增强品牌意识,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升级。
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全面认识发展中的成就与任务。深化改革开放,就要多管齐下,统筹经济结构改革、政治结构改革和文化结构改革,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重塑价值理念是关键,经济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政治领域中角色意识,文化领域中的和谐思想。要处理好两大原则的关系,经济利益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关系。前者是主张竞争,优胜劣汰;后者秉承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前者承认不平等,后者维护公平正义;前者主张差异,后者主张趋同。经济利益原则适用于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原则适用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内涵,更不能用一种原则代替另一种原则。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目标,党和国家在发展经济建的同时,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说明党和国家是高瞻远瞩的,一直将全国人民的福祉作为根本的使命。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必定会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定会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