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族地区流域环境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五)高度重视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甘南州有林地占全省的30%,森林蓄积量占全省的45%[16]。甘南天然林是甘肃省最大的天然林区,对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至关重要。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争取继续实施第二期天保工程。通过严格封护,保护好天然林的生境条件、物种资源,并使残次林尽快恢复成林。要不断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低产林的改造,提高森林覆盖率。
  
  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发展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林木种苗、林木林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潜力巨大。应合理利用生态补偿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三、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确保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和规范生态补偿主体,继续强化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性作用
  
  根据“生态功能服务付费”理论,生态补偿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各阶层对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项制度[17]。它要求政府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在追求自身发展空间的过程中,强调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通过补偿的形式,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指出了生态补偿机制补偿主体的基本框架,即国家、区域和产业。国家作为全民利益的集中代表,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中始终占有主导性地位,是生态补偿机制最重要的义务主体,今后还应该得到继续强化。
  
  此外,由于黄河水资源的流动性、开放性和跨域性特点,以及水资源产权的难以界定等原因,使科斯提出的市场交易方法的效率失去了前提。具体实践中,生态功能提供者与众多受益者之间进行直接磋商达成补偿交易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政府在组织和协调区域间合理的利益转移方面,同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要积极进行制度建设,给予其他补偿主体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例如,从2007年12月1日起甘肃省率先在全国试行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制度,对在省境内草原上从事地质勘察、修路、探矿、影视拍摄等活动,以及采挖野生植物的企业或个人,都要收取草原植被恢复费。这意味着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将要为履行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承担所必须的成本。今后,根据生态补偿客体的特点和需求,诸如此类的生态补偿制度和明细化规定,都应该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