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蔡教授对反民主论者的回应切中了反民主论的要害。纵观民主的发展历史,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到近代资本主义的代议制民主,再到现代协商式民主和参与式民主,是一个从古典自由主义到自由市场经济的福利国家再到凯恩斯主义失败、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抬头,这样一个内在的、完整的、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不是一个否定民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尝试民主又不断完善民主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反民主论者无视民主发展过程,便以现代民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由,否定民主的普适性价值,不仅没有把握民主的根本精神,而且是对西方民主批判思想的错误理解——西方思想家对民主进行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民主,而反民主论者则错误理解为对民主的否定。反民主论者在中国尚未建立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基本共识之前,就大肆批判民主,实不可取。


  

  本书的另一价值是作者总结了中国民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蔡定剑教授在书中强调,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社会上却产生了很多严重问题:腐败滋生并恣意蔓延,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悬殊和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群体性事件激增,环境和自然资源污染与耗竭十分严重等等,这是奉行权威主义的国家治理理念而不重视民主的必然结果。原因在于改革开放虽然解决了地方民主、区域民主问题,调动了特区和某些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些改革会因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而忽视公民参与。


  

  改革的结果是特区和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内陆和广大农村却渐显贫困,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而其他人却没有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权力经济本身就是社会资源占有、分配、处分和收益的严重不公平,权力经济的发展只能形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其结果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危及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民主的缺失导致了权力不受实质性制约,结果必然造成腐败滋生并蔓延的态势。因此,改革的成败得失最终取决于民主的推行:不推行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持久,民生问题也无法解决,社会公平和正义无法实现,而腐败则更无法根治。


  

  推进民主的内在动力


  

  本书的意义在于指明了中国推进民主的内在动力和发展之路。蔡教授认为,中国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基层人民的创造性。由于民主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参与民主的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利益。所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都是自下而上,先由基层人民创造出来,上层权力机构加以认可的。在中国民主发展道路问题上,尽管我们没有必要重复走西方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再到协商式、参与式民主的老路,但民主的基本元素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