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护地管理模式及我国的模式选择
On the Issue of Management model of Protected Area and Mode Selection in China
鲁冰清
【摘要】保护地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对保护效果十分重要,现今主要存在三种管理模式,即传统的殖民地式的管理模式、社区共管模式、社区保护地模式,本文逐一介绍了这三种模式的产生历史及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保护地的管理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利弊,进而提出了我国保护地管理中应当采用的模式。
【关键词】保护地;管理模式;模式选择
【全文】
一、保护地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特别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地的种类包括严格自然保护区、原野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纪念物、栖息地和物种管理地、陆地或海洋景观保护地、生态功能保护区或资源保护地。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则被定义为,保护各种生态系统或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生物,以及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区域。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的保护区。可见,保护地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只是保护地的一个类型。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保护地类别体系。为了有利于国家间进行保护地管理经验的交流、更科学的划分和管理我国的保护地,我国应当采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保护地类别体系。本文出于研究对象的考虑,采用了保护地一说。
二、保护地管理模式介绍
(一)殖民地管理模式
殖民地管理模式首先发端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实践中,其特征就是对保护地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的管理和保护,禁止一切来自人的影响。传统的殖民地保护模式在实行之时通常会遇到来自当地土著居民的强烈抵制,因为,当地土著居民要被强制迁离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和传承文化的土地。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之初也遭到了当地土著印第安居民的激烈反抗,许多人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付出了生命。从保护地设立历史来看,在非洲,大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草原和农田被划定为保护地,而当地的居民却很少得到补偿,他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在亚洲,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仅印度就有60万的土著居民因为保护地的设立而被迫迁离。在拉丁美洲,有资料显示85%的保护地都曾经有人居住过,但如今已无人烟。在世界范围内,为了设立、管理保护地而大规模迁移当地居民的历史直到上世纪70 年代才基本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