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的专利战略之路

  
  而广大中国本土企业正遭遇着来势汹汹的专利磨难,既有整个行业在专利重拳连击下跌倒,也有企业被专利诉讼拖垮;既有来自外国政府的专利壁垒,也有来自专利恶魔的要挟;既有337大棒,也有展会查扣、海关扣押……在这些沉重的事实面前,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企业何时才能挥拳反击,走出一条自己的专利战略之路?

  
  其实,很多先行者已用自己的行动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如,成立仅二十二年的华为,披荆斩棘,终于走出了一条稳健有效的专利战略之路,真正实现了国际化运营。再如,朗科赴美专利维权大获全胜,成为开启向外国企业收取专利许可费先河的中国本土企业的杰出代表。再如,江苏“好孩子”和河南瑞丰化工,都是靠着对专利战略的坚守,在普通的行业技术领域成就了不凡的事业,名扬海内外。毋庸多言,中国本土企业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专利战略之路,而且可以走得很好!

  
  二、问题的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应走一条怎样的专利战略之路?

  
  眼下的金融危机再次启动了“专利屠宰”运动。一方面,来自发达国家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指控咄咄逼人、真假难辨,本土企业利润空间锐减。另一方面,国外市场专利壁垒日益坚固,花样翻新,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之路进退维谷。

  
  虽然,中国已涌现出华为这样一些成功驾驭知识产权游戏规则融入国际市场的标杆企业,但其尚属个案,并不能代表中国本土企业的整体状况。可以说,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相当严峻,如果不能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应对之路,则难以真正登上国际舞台取得长远的发展。

  
  如果中国本土企业要找一个学习榜样的话,无疑应当首选曾经面临同样的问题并成功克服的日韩企业。日本企业的专利战略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积极部署专利网,以多制强。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日本企业最终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反击武器——专利网。其二,研发和专利方面的资金投入有保障。据统计,日本企业集中了本国60%的科技人员和80%的研发经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企业在专利管理方面的投入也毫不吝啬,很多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都多达数百人。例如,东芝和日立的知识产权部配备有400多人,松下的知识产权部则有500多人。其三,全球化视野下的专利布局。基于对国外市场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日本企业在国外专利布局方面相当积极主动。如在我国正式启动专利申请工作的1985年当年,日本企业便向我国专利局提交了1702项专利申请,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12.9%。其四,注重专利情报的研究与利用。早在1984年,日本就利用计算机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如三菱公司雇有上百名情报管理专家收集世界各地的专利信息。[2]其五,有计划地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和专利布局。以索尼为例,上世纪60年代,为打破美国对显像管技术的垄断,索尼历时7年研制出了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特丽珑显像管),此项研发投入虽然差点儿使索尼破产,但最终研发成功后使索尼迅速成为成为彩电行业的巨头,带来巨额利润。其六,注重专利的实施和运用。日本企业认为,专利若不加以利用就只能以成本的形态告终,因此非常重视专利实施工作。日本早在1961年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特殊法人——新技术事业团,并制定了“委托开发”和“开发斡旋”等制度。[3]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