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传教育不到位
首先,对生态防护林作用的认识不清,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生态意识的高低。[5]防护林主要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经济效益却不能立竿见影显现出来。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表面现象,影响了防护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人们对防护林建设与保护的热情十分有限,对防护林的破坏相当严重。其次,林业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普法还存在“死角”。普法,首先要明确的是“普”什么?是“普”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还是“普”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一本一本地让人们去喑读法律法规,还是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寻求保护和救济。在一些边远林区,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普法工作难以开展。林业普法教育只注重法律条文知识的普及,而忽略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的培养。普法宣传有时虽大张旗鼓,然哗众取宠之味较为浓重,其普法重点并没有真正向基层转移,普法效果不尽人意。
三、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法律思考
(一)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体系
1.改变立法宗旨与目的,明确防护林的法律地位
将生态文明、森林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作为
森林法的立法宗旨和本位。把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其中主要是指生态防护林)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要求
森林法确立生态建设为主的森林可持续发展道路,即在生态优先、森林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尤其是防护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正确认识和处理防护林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
2.完善制定主体,实现立法与执法主体分离
改变防护林法律规范由林业执法部门负责起草的现状,实现立法主体的地位超然与中立。严格制定主体,加强对制定主体资格的限制。立法过程中应当广泛进行论证与调研,既要征询执法部门的意见,同时也要通过举行听证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3.完善内容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健全森林法律体系,把生态防护林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立法重点,保证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对不适应现实客观要求的,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减少森林法律、法规与规章相互之间的冲突,以及法律与政策之间的矛盾。改变法律条文简单与笼统的现状,具体与细化规定内容,完善有关防护林生态补偿、砍伐与激励等制度,增强操作性。“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6],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加强对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与管护,没有一套完备与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护航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