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探讨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in China
时军
【摘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它在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转变人类的生存观念,创建生态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而观念的转变,文化的创建,自然离不开教育。环境
教育法的制定也成为法学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环境;环境教育;环境
教育法
【全文】
环境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要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除了依靠技术革新、科技进步外,更要依靠全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采取自觉的环境保护行动。“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全球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因此,除了改善人的素质外,就没有扭转全球局势的其它出路。”这是美国学者皮特金在其论著《学习无极限》中的精辟论断。
一、环境教育的意义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希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惊世骇俗的笔调描绘到:“如果不珍惜环境,将听不到鸟鸣的音浪,池塘里将见不到鱼虾,地球将听不到动物的声息,成为寂静的失去生命的地球。”而今天的事实正如她所料,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地球人类的生存安全。环境教育正是在人类面对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的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由于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环境教育是解除环境威胁的根本途径”。由此可知环境教育的意义重大。
关注环境问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是一种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教育的功能即在于此。通过环境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依靠引导和教育,人一旦有了环境意识和敏感性,就会有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